时间: 2025-05-04 05: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9:01
浪走长年百念灰,不知春信海边来。新诗唤起逃愁梦,病眼花前得暂开。
长年奔波,心中百般思绪已如灰烬,不知春天的消息悄然来到海边。新写的诗唤醒了我逃避的愁绪,在病眼花前,稍微得以暂时的舒展。
无明显典故,但“春信”一词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希望与重生,与自然的轮回密切相关。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
此诗作于李弥逊的生活中某个特定时刻,可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困扰与思索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创作出此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盼。
李弥逊的《次韵公晔见招》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浪走长年”通过“浪”字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接着“百念灰”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失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告诉我们,长时间的思索与挣扎最终让所有的情感变得苍白无力。
然而,春天的到来带来了希望,诗中提到的新诗,似乎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诗人在创作中找到了逃避愁苦的出口。在“病眼花前得暂开”中,诗人虽身处困境,却在花前得到了短暂的安慰和释然。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失落与希望的交替,情感深邃而真实,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春天到来的描绘,展现出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主题,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中“浪走”指的是:
“百念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新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弥逊的诗更为内省,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酒歌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更多表现对自由的向往,后者则是在困境中寻求希望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