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02
风作
作者: 方岳 〔宋代〕
年光何啻蛇赴壑,
仕宦略如鱼上竿。
畴昔本无温饱志,
归来只作等闲看。
人间万事风涛急,
雨外一蓑天地宽。
潮落海门烟树绿,
举头已不见长安。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世事无常的反思。诗中提到,时光的流逝如同蛇子奔向深渊,官场生活如同鱼被钓上钩。诗人回首往昔,本无追求温饱的志向,如今归来只想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世间万事如风波般急促,只有在雨后披一蓑衣,天地间显得宽广无限。潮水退去,海门外的烟树依旧苍翠,抬头却已不见长安的身影。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方岳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期,作者可能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因而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首《风作》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官场浮华的失望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篇用“年光何啻蛇赴壑”生动地描绘了时光的无情,暗示着人生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而“仕宦略如鱼上竿”则形象地表达出在官场中人们的无奈与被动。接下来的“畴昔本无温饱志”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显示出一种对物欲的超脱。
“人间万事风涛急,雨外一蓑天地宽”一句,极具哲理性,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看淡,内心却有着一片宽广的天地。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潮落海门烟树绿,举头已不见长安”,则是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长安作为古都的象征,承载了无数人的理想与追求,如今却在生活的无奈中渐行渐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年光何啻蛇赴壑”中的“蛇赴壑”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潮落海门烟树绿”中的“烟树”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