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6:54
圮上老人亲堕屦,衡山道士共联诗。
向来此事亦多矣,我故於君了不疑。
在塌方的石头上,一位老人亲自脱下鞋子,衡山的道士们则一起作诗。
自古以来,这种事也很多,我对你(把这件事告诉你)毫不怀疑。
这首诗提到的“衡山道士”反映出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衡山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吸引了许多修道者和文人雅士。在古代,文人之间的诗词交流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活动,诗中提到的“联诗”便是这种活动的体现。
方岳,字君穆,号北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方岳可能在游历西湖时,目睹了老人和道士的互动,从而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跋至能所书西湖洞天事》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诗作。诗中通过“圮上老人”和“衡山道士”的形象,引发对古老文化传承和人情温暖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生活的细节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不失文化的厚重感。
通过老人和道士的互动,诗人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跨越年龄与身份的交流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象,更是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我故於君了不疑”一句,传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肯定,显示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描绘,表达了信任与理解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人性温暖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衡山道士”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圮上老人亲堕屦”反映了__。
判断题: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持怀疑态度。 (对/错)
方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相似之处,均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方岳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李白则强调个体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