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45
古风其四十七
桃花开东园。
含笑夸白日。
偶蒙东风荣。
生此艳阳质。
生一作矜岂无佳人色。
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
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
独立自萧瑟。
此诗一作芙蓉娇绿波。
桃李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
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
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
零落互相失。
讵知凌寒松。
千载长守一。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在东园的情景,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在骄傲地展示自己。春风偶尔吹拂,给花儿带来荣光,生出这艳丽的颜色,似乎也可以引起美人的青睐。但我担心花儿不能结果,像飞舞的龙火一样转瞬即逝,最终会早早凋零。谁能知道南山松树,独自伫立在萧瑟的风中,千年不改其志。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极具个性的诗风,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多以抒情、豪放、自我表现为主,常常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游历期间,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短暂美好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桃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桃花在春日的娇艳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东风的吹拂为花儿增添了荣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转而表达对花朵不能结果的担忧,似乎在提醒人们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的,正如花朵的盛开和凋零。
诗中提到“宛转龙火飞”,通过生动的比喻,强调了美好瞬间的无常和易逝。最后两句提到南山松,象征着坚韧与孤独,形成了与前面描写的桃花的强烈对比,展示了诗人面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在短暂与永恒之间的思考,让人深感生命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桃花与松树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性的哲学思考,强调了人生如花,盛开与凋零的规律。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开东园”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诗中提到的“龙火”是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