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洪云岩尚书》

时间: 2025-04-25 07:44:48

诗句

再尹神皋逾两载,市无群斗狱无冤。

至尊犹遣使传诏,细故何烦士举幡。

昨日千牙兵绕帐,今朝几个客过门。

悬知一念尤忠爱,报大臣知圣主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44:48

诗词名称: 寄洪云岩尚书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再尹神皋逾两载,市无群斗狱无冤。
至尊犹遣使传诏,细故何烦士举幡。
昨日千牙兵绕帐,今朝几个客过门。
悬知一念尤忠爱,报大臣知圣主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神皋任职两年,期间市井和平,冤屈得以平反。皇帝仍派使者传达圣旨,细节何必烦扰士人。昨日千军万马围绕营帐,今日却只有寥寥几位客人来访。可知,自己心中对国家的忠诚与爱戴,也应向大臣们传达皇上对他们的恩惠。

注释:

  • 再尹:再任县尹,指地方官员。
  • 神皋:地名,指作者任职的地方。
  • 至尊:指皇帝。
  • 使:使者,传达皇命的人。
  • 细故:细节,琐事。
  • 士举幡:士人发起的举旗行动,指士人的请愿或表态。
  • 千牙兵:形容军队的规模,牙为军队的编制单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地方官,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写作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以自己的职务经历感受到社会的变迁与政治的清明,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对百姓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局面。开头两句强调在自己的任职期间,周边的市井生活平和,没有冤屈发生,体现出作者作为地方官员的自豪与责任感。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皇帝的称颂,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权的尊重。诗中通过对比“昨日千牙兵”和“今朝几个客过门”,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稳定。最后一句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大臣、对皇帝恩惠的感激之情,具有浓厚的忠诚主旋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再尹神皋逾两载”:自任神皋县尹已两年。
    • “市无群斗狱无冤”:市面平和,无群斗,冤屈得以平反。
    • “至尊犹遣使传诏”:皇帝仍然派遣使者来传达旨意。
    • “细故何烦士举幡”:细节何必烦扰士人去举旗请愿。
    • “昨日千牙兵绕帐”:昨日大军环绕营帐,气氛紧张。
    • “今朝几个客过门”:今朝只见寥寥数位客人来访。
    • “悬知一念尤忠爱”:可知自己内心对国家的忠诚与爱。
    • “报大臣知圣主恩”:向大臣们报告皇上对他们的恩惠。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牙兵”形象地描述军队的规模,暗示国家的强盛。
    • 对比:通过“昨日”和“今朝”的对比,反映社会的变化与安定。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对皇权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稳定的珍视,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千牙兵:象征强大的军队与国家的安全。
    • 市无群斗:象征社会的和平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刘克庄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至尊”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大臣
    • C. 将军
    • D. 平民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国忧民
    • B. 骄傲自满
    • C. 忍辱负重
    • D. 忠诚爱国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关怀。
  •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寄洪云岩尚书》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国家的忠诚,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和平的欣慰,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动乱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菊逸之歌 华亭主簿张侯明善 送杨明归越觐亲 送司农丞杭公还京诗 海乡竹枝歌 漫成五首 冶春口号七首 漫兴七首 西湖竹枝歌九首 桂水五千里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揭 容或有之 星灭光离 瞰亡往拜 月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咏志 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顺天应命 先庚后庚 云霞满纸 人世沧桑 乙字旁的字 逾绳越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