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06:19
挹君如玉雪,未易得亲疏。何日深山里,同灯共读书。
我如同挹取君子的清白如雪,亲近和疏远之情并不容易。何时我们能在深山之中,共同点灯读书呢?
诗中提到的“深山”常被用来象征隐逸和清净的生活环境,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古代文人常常选择在山林中隐居,寻求心灵的宁静。同时,“同灯共读书”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友情与志同道合的重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明,号天池,宋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南宋时期。他以豪放的风格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著称。刘克庄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士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多事,社会动荡。刘克庄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高洁友情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的情怀与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挹君如玉雪”的比喻,突出了友人的高洁品德,显示出作者对友谊的珍重与钦佩。同时,诗中“未易得亲疏”一句,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不易,暗含了对真挚友情的期待和渴望。接下来的“何日深山里,同灯共读书”则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与理想生活展开,表现了对高洁友谊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挹君如玉雪”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国家
诗中提到的“深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宁静的隐居生活
C. 战争与动乱
“同灯共读书”表现了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友情与学习的渴望
C. 对权力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