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36:04
木落山空独占春,十分清瘦转精神。
雪疏雪密花添伴,溪践溪深树写真。
三弄笛声风过耳,一枝筇影月随身。
吟罢欲断相逢处,恐是孤山隐逸人。
在树木凋落、山空寂静之时,我独自享受着春天的气息。虽然身形消瘦,却更加精神焕发。雪花或稀或密,梅花相伴而开,溪水缓缓流淌,树影在水中倒映。悠扬的笛声在耳边回响,手中一根竹杖的影子伴随月光随行。吟唱完毕,心中却想要与人相逢,恐怕是那隐居于孤山的高人吧。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卿,号梦阮,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刘克庄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常常传达出一种隐逸的思想。
《梅花》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的动荡年代,诗人身处纷乱的社会中,心向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省。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正是诗人自我期许的体现。
《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木落山空独占春”,开篇即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清幽的意境。诗人用“十分清瘦转精神”来表现身心的矛盾,虽身形消瘦,但心灵却得到升华,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态度。
“雪疏雪密花添伴”一句,生动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绽放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典雅的感觉。接下来的“三弄笛声风过耳”,则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笛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隐者的心声。
最后两句“吟罢欲断相逢处,恐是孤山隐逸人”,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出对相逢的渴望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既有孤独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高峰,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梅花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孤独生活的向往与对自我内心的反思,传达出一种高洁、清雅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木落”是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树木的凋落
C. 花开的季节
D. 山的崩塌
“三弄笛声风过耳”中的“三弄”指的是什么?
A. 三次吹笛
B. 三种声音
C. 三个地方
D. 三个朋友
诗人希望与谁相遇?
A. 朋友
B. 孤山隐逸人
C. 自己
D.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