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35
偶然缘水岸,落日见幽栖。
野暮烟藏寺,山空月过溪。
结篱松磴下,借树草堂低。
明早如无事,披云更杖藜。
偶然来到水岸边,落日映照着静谧的栖息处。
浓厚的烟雾笼罩着寺庙,山谷中月光洒在溪水上。
在松树和石阶下搭建篱笆,借着树木的庇护,草堂显得低矮。
如果明天没有其他事情,就披上云雾,再次拄着拐杖出行。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写的山水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与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及“归隐山林”的理念相契合。
王孙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山中,描绘了与友人夜坐的宁静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追求,或许是借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与友人山中夜坐》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生活的诗。诗中所传达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开篇“偶然缘水岸,落日见幽栖”两句,诗人通过落日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水岸的幽静与落日的温柔光辉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情趣。
接着,诗人以“野暮烟藏寺,山空月过溪”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浓烟笼罩的寺庙与山空月色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深邃与神秘的自然景象,月光的柔和,溪水的流淌,令人心生向往。
“结篱松磴下,借树草堂低”展示了诗人朴素的生活情态。诗人在松树和石阶下搭建的小屋,既是对自然环境的依靠,也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安放。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简单而自足的生活,逃避世俗的纷扰,享受与友人相伴的时光。
最后一句“明早如无事,披云更杖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无事则出行,披云而行的意象,既有对生活自由的向往,也展现出隐逸生活的姿态。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诗中“偶然缘水岸”意为( )
A. 经过水岸
B. 偶然来到水岸
C. 有意停留
“明早如无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虑
B. 期待
C. 疲惫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
A. 城市
B. 山水田园
C. 海边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孙蔚的《与友人山中夜坐》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对自然的向往。王维的诗更注重秋天的意象与情感的渲染,而王孙蔚则通过夜晚的描写展现了与友人相处的温馨感。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