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8:44
六经不可尚,谁复得其真。
后圣如有作,再使风俗淳。
忆昔周邦旧,文王受命新。
何意继周者,而乃在强秦。
遂使寰宇内,纷然浑泥尘。
卯金成事业,为之亦辛勤。
仁泽被四海,皇天固无亲。
万物已枯槁,生意复津津。
吾今处闲散,有此漉酒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经典的失落感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作者认为经典的教义已经被忽视,后来的圣人如果再有作为,也难以使风俗变得淳厚。回忆起周朝的文王接受新的使命,感慨为何继承周朝的是强大的秦国。导致当今社会混乱不堪,仿佛一片污泥。即使辛勤工作,也未能成就大业。仁德的恩泽本应普及四海,但上天并没有特别偏爱谁。万物已经枯萎,生机似乎又重新复苏。我如今处于闲适之中,手中有酒,窗外清风徐来,自以为是羲皇那样的人。
李贤(原德),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常常在诗中融入哲理与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之时。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批判,渴望回归淳朴的道德风尚。
李贤的《和陶诗其二十》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揭示了古典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首句“六经不可尚”直接表明了对经典的质疑,反映了对当时人们对儒家经典重视程度的失望。接下来的几句则追溯了周朝的辉煌,文王的德治是一个理想的标杆,但现实却是秦朝的强势崛起,代表着强权与暴力。
整首诗在情感上从对历史的追忆转向对当下的批判,尤其是“卯金成事业,为之亦辛勤”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辛勤劳动的无奈感,虽然他努力奋斗,但仍然感受到社会的浑浊与无望。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与隐逸情怀,透过清风明月的意境,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所用的意象如“清风北窗下”,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追求与和谐,最终回归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当代社会风气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追求。
“六经不可尚”中的“六经”指的是:
A. 历史书籍
B. 儒家经典
C. 道教经典
诗中提到的“文王”是指:
A. 秦国的国君
B. 周朝的开创者
C. 汉代的王者
诗的最后一句“自谓羲皇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自得其乐
C. 忧伤
与李贤的诗相比,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李贤则是在反思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中寻求自我安慰。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