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57
麟经纪载浩岁月,天家妖祥互分别。所书薄蚀三十六,独於黑夜泯无说。岂以为阳义所崇,可略者阴辞遂轰。曩年月蚀无风雨,风雨胡为为月设。三百六旬惟此宵,羞使望舒颜面缺。第怪飞廉逞怒号,摆撼广寒枝欲折。海涛助势卷地来,万户千门一时撤。天目臲卼秦望摇,奚问区区小丘垤。明朝揭日出虞渊,疑是天工手亲挈。群阴散駮世清夷,蛟螭那复为妖孽。我欲作诗颂阳明,文思久枯笔屡制。但愿合璧常光明,年谷顺成风雨节。中秋把酒对嫦娥,处处团圆天下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感慨月亮被遮挡的无奈。诗中提到的“薄蚀”意味着月亮被云层遮掩,诗人反思过去的月食没有风雨干扰,而今却因风雨无法见到月亮。他忧虑这次月食,让人无法欣赏月光,感到羞愧。诗中还描绘了风雨来袭的情景,海涛卷起,万户千门都关闭。明天日出时,似乎是天工巧妙安排的结果。诗人希望能够写首赞美阳光的诗,表达对光明的渴望,期待未来的丰收与安宁。最后,诗人以中秋之夜对月举杯,表达对团圆的期盼。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自然清新,富有哲理性。
本诗写于月夜遇风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与哲学反思。考虑到宋代人对自然的崇尚,这首诗呈现出对月亮、阳光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此诗以月夜为背景,结合了天文现象与自然景观,展现出诗人对光明与黑暗的思考。诗中的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对风雨交加夜晚的强烈对比,强调了月亮被遮掩的遗憾。
诗的开头通过“麟经”的引用,设定了一个宏大的时空背景,借此引出对阴晴变化的哲学思考。接下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的来袭,创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对月亮的思念愈发强烈,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和对团圆的期盼。
诗的结尾部分以中秋把酒对嫦娥,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对团圆的祝愿,让整首诗在哲思与情感中达到和谐的统一。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着阴雨天气下的月亮而展开,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与对团圆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团圆的美好祝愿。
诗中提到的“薄蚀”指的是什么现象?
A. 月亮被云层遮挡
B. 月亮完全消失
C. 太阳被遮挡
D. 星星闪烁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A. 恢复光明
B. 持续阴暗
C. 只关注个人
D. 遇见妖邪
诗中“飞廉”指的是什么?
A. 风神
B. 水神
C. 月亮
D. 太阳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卫宗武的诗更注重于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表现了对月亮的赞美,但侧重点不同,反映出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