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29:49
西江月·偏是一春憔悴
作者: 袁易 〔元代〕
偏是一春憔悴,被人闲赋阳台。
扇遮微雨傍墙回。花信馀寒柳外。
绣果未成双荔,打鸦摘尽新梅。
暗占胡蝶却飞来。睡起斜阳犹在。
这首词表达了春天的憔悴与无奈,作者在阳台上闲坐,微雨轻轻落下,花信仍存,但春寒依旧。双荔花尚未成熟,连新梅也已被采摘殆尽。就在这时,飞来的蝴蝶似乎暗暗占有了一丝春光。醒来时,斜阳仍然洒在身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易,元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本词写于春季,作者面对春天的憔悴与自然的变迁,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与对生命的思考。
《西江月·偏是一春憔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憔悴与时光的流逝。开篇的“偏是一春憔悴”直接点明了主题,表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接着,作者以“被人闲赋阳台”的闲适场景,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
“扇遮微雨傍墙回”,描绘了微雨中的春意,给人以清新之感,然而“花信馀寒柳外”则透露出春寒未尽的无奈。接下来的“绣果未成双荔,打鸦摘尽新梅”更是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理想中的丰盈尚未实现,而眼前的美好却已被采摘殆尽。
最后,诗人以“暗占胡蝶却飞来”抒发了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渴望,似乎暗示着即使有些美好是短暂的,但也值得我们去捕捉与珍惜。结尾“睡起斜阳犹在”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刻唤醒了对春光的思念与珍惜。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时间流逝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词中提到的“绣果”指的是什么?
“暗占胡蝶却飞来”中的“胡蝶”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