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记五言十首》

时间: 2025-05-04 14:49:59

诗句

荒哉穆天子,辙迹遍九垓。

已写偃师弄,更引化人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49:59

原文展示:

荒哉穆天子,辙迹遍九垓。已写偃师弄,更引化人来。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天子真是荒凉,车辙的痕迹遍布了九天之上。已经描绘了偃师的风景,更引来了众多的化人。

注释:

  • 荒哉:荒凉,感叹之词。
  • 穆天子:指古代的天子,特指周穆王,象征着失去的辉煌。
  • 辙迹:车轮留下的痕迹,象征着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荒凉。
  • 九垓:古代对天的形容,表示极高的天空。
  • 偃师: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方,通常与文化、历史有关。
  • 化人:化身而来的人,指的是天神或仙人。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穆天子”与“偃师”都与周朝历史有关。周穆王是周朝的一位重要君主,以其西征而闻名。偃师则是一个历史名城,因其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友直,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刘克庄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对时代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杂记五言十首》中的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对过去辉煌的感慨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人以“荒哉”开篇,直接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接着,通过“辙迹遍九垓”的描写,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凋敝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已写偃师弄”一句则引入了具体的历史场景,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寂寥。此时,诗人不仅在追忆历史,更是在对未来的思考中引出“更引化人来”,似乎在期待着新的变化。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人生哲理,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敏锐洞察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荒哉穆天子”:表达对周穆王的感叹,暗示历史的沧桑。
    • “辙迹遍九垓”:通过车辙的意象,表现曾经的繁华已不再。
    • “已写偃师弄”:具体地点的提及,加深历史的厚重感。
    • “更引化人来”:展现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象征:车辙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化人则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呈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

意象分析:

  • 天子:象征着权力与荣耀,反映历史的兴衰。
  • 辙迹: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传递着时间的流逝。
  • 偃师:作为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深厚底蕴。
  • 化人:象征着希望与变化,暗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穆天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周穆王
    • B. 汉武帝
    • C. 唐太宗
    • D. 宋仁宗
  2. “辙迹遍九垓”中的“辙迹”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足迹
    • B. 车轮的痕迹
    • C. 书写的痕迹
    • D. 历史的痕迹
  3. 诗中提到的“化人”象征着什么?

    • A. 历史人物
    • B. 希望与改变
    • C. 现实的无奈
    •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刘克庄在对历史的反思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直面与反思,而刘克庄则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更为悠远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研究》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徐干诗 朔风诗 其一 灵芝篇 种葛篇 飞龙篇 杂诗 杂诗 杂诗 公宴诗 仙人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粟红贯朽 爵秩 提手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统一口径 舟字旁的字 生米煮成熟饭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后不为例 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赒济 包含墀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名垂罔极 消遣 先入之见 危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