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6
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
作者:韩翃 〔唐代〕
屿花晚,山日长,
蕙带麻襦食草堂。
一片水光飞入户,
千竿竹影乱登墙。
园梅熟,家酝香。
新湿头巾不复篸,
相看醉倒卧藜床。
在傍晚的花丛中,山上的阳光显得格外悠长,
我穿着蕙草制作的衣裳,悠闲地在草堂内用餐。
一片水光透过窗户飞进来,
千竿竹影在墙上交错纷乱。
园中的梅子成熟,家中酒香四溢。
新湿的头巾已经不再用来遮盖,
我们相对而坐,醉卧在藜草床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文人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中描绘的隐逸生活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生活图景。开头以“屿花晚,山日长”引入,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傍晚时光,诗人身着蕙草制成的衣裳,坐在草堂中享受餐食。诗中通过“水光”和“竹影”的细腻描写,生动展现了自然光影在空间中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接下来的“园梅熟,家酝香”,则体现了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富足。诗人对周围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活的情趣。而最后一句“相看醉倒卧藜床”则将整个氛围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在醉意中享受闲适生活的快乐。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蕙带麻襦”是什么材质的衣服?
A. 麻制
B. 蕙草制
C. 皮制
D. 丝制
“千竿竹影乱登墙”中的“乱”字表现了什么?
A. 整齐
B. 纷乱
C. 安静
D. 干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