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55
远行出门闾,举足心自量。
鄙夫念鸡肋,男子志四方。
勿作儿女态,徘徊在闺房。
闺房讵足道,瞻顾萱草堂。
秋风势如雨,秋露色如霜。
萧萧萱草堂,皇皇游子装。
游子为饥驱,贸然适殊乡。
仰头发长啸,低头重徬徨。
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
万里有时极,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路旁无深谷,路旁无高冈。
高冈与深谷,乃在慈母肠。
游子动深省,泪下沾衣裳。
儿泪有时乾,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儿行途路旁,一行一悲伤。
出门远行,心中自有计较。
鄙陋的人只惦记鸡肋,男子的志向则在四方。
不要像儿女那样,徘徊在闺房中。
闺房里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回头看看萱草堂。
秋风如雨,秋露如霜。
萧萧的萱草堂,游子穿着忧伤的衣裳。
游子因饥饿而奔波,贸然走入陌生的乡土。
仰头长啸,低头沉思徘徊。
儿行二千里,母心却绵长万里。
万里有时尽,母心却永无忘。
母心无法忘却,儿行途中的旁观。
路旁没有深谷,也没有高冈,
高冈与深谷,只有在慈母的心中。
游子感慨万千,泪水沾湿衣裳。
儿泪有时干,母心却永远不忘。
母心无法忘却,儿行途中的旁观。
儿行途中的旁观,处处充满悲伤。
《远行》是夏敬渠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游子远行的艰辛与母亲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开篇即以“远行出门闾”引入,突出了离家在外的主题。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游子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对“鸡肋”的提及,反映了对世俗的鄙视与对理想的追求。
随着秋风秋露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萱草的意象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的思念。游子在外孤单无依,发出长啸,内心惶惑,形成了对比,展现了游子和母亲之间的精神联系。诗中“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成为经典名句,生动地表达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词句简练,既有对游子的叮咛,也有对母爱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唤起读者心中对亲情的深思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母亲对游子的深切思念,揭示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助。
选择题:诗中“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高冈与深谷,乃在_____肠”。
判断题:诗中反映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