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05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想见当年诸葛公,纶巾羽扇挥秋风。
令严部伍寂如水,出没变化机无穷。
乾坤不足当经理,写留古法艮岑趾。
上滩下峡一千年,多少英雄测玄旨。
小儿元子强多知,常化蛇势吾能窥。
灞上枋头真绝倒,空使虬髯论握奇。
斲输不可傅其子,此公天机缄骨髓。
奈何螟蝗生蝮蝎,炎刘已灰吹不起。
天教三马食一槽,老马啼啮暂咆哮。
渭阳巾帼势将蹶,大星夜陨西军号。
呜呼兴废尽天意,中原□□□□□。
□□骨肉止相残,欲拯涂炭嗟谁使。
大官酣燕刍拳馀,小官跼蹐尘埃里。
举目厌厌九泉人,谁访草庐谈世事。
向来韬备机莫投,而今投机欠良筹。
君不见峡山深茅舍底,有人抱膝高声讴。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05
观八陈图有感
作者: 李兴宗 〔宋代〕
江从岷来触瞿唐,
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
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
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
惊波不能移寸尺。
想见当年诸葛公,
纶巾羽扇挥秋风。
令严部伍寂如水,
出没变化机无穷。
乾坤不足当经理,
写留古法艮岑趾。
上滩下峡一千年,
多少英雄测玄旨。
小儿元子强多知,
常化蛇势吾能窥。
灞上枋头真绝倒,
空使虬髯论握奇。
斲输不可傅其子,此公天机缄骨髓。
奈何螟蝗生蝮蝎,
炎刘已灰吹不起。
天教三马食一槽,
老马啼啮暂咆哮。
渭阳巾帼势将蹶,
大星夜陨西军号。
呜呼兴废尽天意,中原。
骨肉止相残,欲拯涂炭嗟谁使。
大官酣燕刍拳馀,小官跼蹐尘埃里。
举目厌厌九泉人,
谁访草庐谈世事。
向来韬备机莫投,而今投机欠良筹。
君不见峡山深茅舍底,有人抱膝高声讴。
诗中描绘江河的壮丽与历史的沉浮,从岷江流向瞿唐,夏季的暴雨冲击着河流,水势汹涌。霜降之后水落在洲渚上,露水闪烁,江边的石头堆积如山。诗人细腻地观察到,水流的形态时而斜时而直,疏密有致,仿佛一座四通八达的营地。相传在这里有鬼神的庇护,波涛汹涌却无法移动一寸。诗人想起当年的诸葛亮,手握羽扇,气宇轩昂。士兵们如水般寂静,变化无常,古今之事难以理清。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英雄在此测量宇宙的奥秘。小儿子的话多而强,常常像蛇一样蜿蜒而出。长江上的枋头仿佛绝世无敌,空使人们谈论风采。不能把自己的才能传给儿子,这位公子藏有天机。可惜蝗虫再生,刘备的荣光已成灰烬。天命三匹马共用一槽,老马在咆哮。渭阳的女子势必将面临挫折,大星夜陨,西军号角已响。唉!兴亡全在天意,中原的骨肉相残,谁能拯救这苦难?大官们沉醉于宴席,小官却困于尘埃。举目四望,九泉之下的人们已厌倦,谁去草庐谈论世事?以往的谋划未能施行,现在投机却少了良策。你难道没有看到峡山深处茅屋之下,有人抱膝高歌?
作者介绍
李兴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体现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语言流畅,往往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英雄辈出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表达对历史兴亡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观八陈图有感》是一首极具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诗作,诗人以江河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开篇描述江水奔流,气势如虹,随即引入对历史的思考,诸葛亮的英明与当时的士兵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英雄的孤独感和历史的无情。诗中提到的蝗虫与刘备的辉煌对比,更是揭示了兴亡无常的道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的无奈感。诗人不仅仅是在描写山水,更是在反思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际遇。通过对比与借景抒情,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紧密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深邃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是指哪个江流?
“想见当年诸葛公”中“诸葛公”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