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2:10
潮声聒耳雨声催,几日垂头兴尽灰。
红白好花开易落,文章老友去还来。
书缘窗暗生离我,酒为愁多怕举杯。
坐卧不能频徙倚,补天谁是女娲材。
潮水的声音喧闹,雨声催促着我的思绪,几天以来我都感到无精打采,心情像是灰暗的。
红花和白花盛开却容易凋谢,昔日的朋友们有的来有的去。
书籍的缘分因窗外的阴暗而生出离愁,酒愁太多,我害怕举杯。
坐卧之间难以频繁改变姿势,谁能像女娲那样去补天呢?
作者介绍:林兴泗,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雨天,反映了诗人因天气变化而引发的情感波动,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友人的思念。
《雨中感怀 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萧瑟与心境的沉重。开头的“潮声聒耳雨声催”,生动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压迫感,仿佛自然的声音也在催促思绪的涌动。接着,诗人以“几日垂头兴尽灰”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孤独,似乎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红白好花开易落”,短暂的美好随时间流逝而消逝,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与之相对的是“文章老友去还来”,在友谊的流动中,诗人感受到的既有温暖也有惆怅,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
“书缘窗暗生离我,酒为愁多怕举杯”,通过“书”和“酒”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愁苦的抵抗。最后,诗人以“补天谁是女娲材”总结,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似乎在质问,谁能像女娲那样修补破碎的世界。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雨中独自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雨景引发的思绪,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谊的珍惜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潮声聒耳”中的“聒耳”指什么? A. 清晰 B. 刺耳 C. 悦耳
诗中提到的“女娲”是谁? A. 神话人物 B. 诗人 C. 历史人物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 A. 失望 B. 愉快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前者更偏向于对自然的感慨,后者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
以上内容为《雨中感怀 其三》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作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