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横秋阁》

时间: 2025-04-26 05:42:36

诗句

地僻无车马,新凉入醉乡。

柳烟颦夕渚,莲露泣秋塘。

懒听能啼雁,閒披古锦囊。

物华随处好,何必在潇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6

原文展示:

横秋阁
作者: 王駜 〔宋代〕

地僻无车马,新凉入醉乡。
柳烟颦夕渚,莲露泣秋塘。
懒听能啼雁,闲披古锦囊。
物华随处好,何必在潇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车马稀少,凉爽的秋天让人沉醉。柳树的烟雾在夕阳下微微颤动,莲花的露珠在秋塘中轻轻滴落。诗人懒得去听那些能啼叫的大雁,悠闲地披着古老的锦囊。世间的美好无处不在,何必偏偏在潇湘(湘江一带)?


注释:

  • 地僻:地处偏僻。
  • 新凉:指初秋的凉爽。
  • 醉乡:指令人沉醉的地方。
  • 柳烟:柳树的烟雾,象征柔和的景象。
  • :皱眉,形容柳树微微摇动的样子。
  • 夕渚:傍晚的水边。
  • 莲露:莲花上的露珠,象征清新。
  • :滴落,表达露珠的感伤。
  • 懒听:懒得去听。
  • 能啼雁:能鸣叫的雁,意指大雁。
  • 闲披:悠闲地披上。
  • 古锦囊:古老的锦囊,象征珍贵的物品。
  • 物华:美好的事物。
  • 潇湘:指湘江流域,以其美景而著称。

典故解析:

潇湘:潇湘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诗人提及此处,意在表达即使是偏僻地方也有美好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駜,字景云,宋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景,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观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闲适的向往,表明对繁华喧嚣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横秋阁》通过描绘偏僻秋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地僻无车马”,将读者带入一个人迹罕至的静谧之处,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新凉入醉乡”一句,生动地表达了秋天的凉意如同醇酒般令人陶醉,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接下来的描写中,柳烟和莲露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丽。柳树在夕阳下微微颤动,显得生机盎然,而莲花上的露珠则带有一丝清冷,象征着秋天的寂寥。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思考。

最后两句“物华随处好,何必在潇湘”,则是诗人对美的哲学思考,强调美好无处不在,何必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地方,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态度。全诗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景画,令人心醉神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僻无车马:描绘出一个安静偏僻的环境,暗示生活的清幽。
  2. 新凉入醉乡:秋凉如酒,令人沉醉,表达出自然的魅力。
  3. 柳烟颦夕渚:柳树的摇曳与水边的景色交融,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感。
  4. 莲露泣秋塘:莲花上的露珠轻轻滴落,表现出秋天的忧伤。
  5. 懒听能啼雁:诗人对外界的喧嚣无动于衷,体现出内心的宁静。
  6. 闲披古锦囊:悠闲自得,暗示对生活的享受。
  7. 物华随处好:美好事物的普遍存在,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8. 何必在潇湘:质疑对特定名胜的追求,强调美的广泛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凉入醉乡”,将凉爽的秋意比作醉酒,形象生动。
  • 拟人:如“莲露泣”,赋予露珠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懒听能啼雁,闲披古锦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闲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美好事物无处不在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烟:象征柔美,传达出秋天的静谧。
  • 莲露:象征清新与忧伤,表现自然的细腻。
  • 车马:象征喧嚣,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 古锦囊:象征历史与珍贵,暗示对传统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哪个地区?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淮河
  2. “新凉入醉乡”中的“醉乡”意指什么?

    • A. 酒馆
    • B. 美好的自然环境
    • C. 诗人的家
    • D. 繁华的城市
  3. 诗人对外界的喧嚣持什么态度?

    • A. 热衷
    • B. 无动于衷
    • C. 喜爱
    • D. 嫉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駜的《横秋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王駜的诗更偏向于宁静的田园风光,而李白则通过月光描绘了孤独与洒脱,二者都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駜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贤良田太丞通判江宁 喜谢师厚及第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椹涧昼梦 新霜感 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李少傅郑圃佚老亭 望仙亭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其一金盏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耂字旁的字 恝然 议结尾的成语 粗略 剥肤锤髓 歹字旁的字 齐心并力 孝服 几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赤魋 双人旁的字 包含松的成语 一叶落知天下秋 惊川 心同止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