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得故人书》

时间: 2025-04-29 13:26:30

诗句

来书才一纸,离别意何长。

应为相思苦,还能细作行。

水浮新恨阔,花想旧容芳。

欲问人何处,青楼在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6:30

原文展示:

来书才一纸,离别意何长。应为相思苦,还能细作行。水浮新恨阔,花想旧容芳。欲问人何处,青楼在帝乡。

白话文翻译:

收到你的信只有一张纸,但离别的情感却如此深长。想必是因为相思之苦,才能如此细致地书写。水面上漂浮着新的怨恨,花朵让人想起旧时的容颜和芬芳。我想问你人在何处,原来你住在皇帝的都城中的青楼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来书:收到的信。
  • 一纸:一张纸,形容信件简短。
  • 离别意:离别的情感。
  • 相思苦:因思念而感到的痛苦。
  • 细作行:细致地书写。
  • 水浮新恨:水面上漂浮着新的怨恨,比喻新的忧愁。
  • 花想旧容芳:看到花想起旧时的容颜和芬芳。
  • 青楼:古代妓院,这里指诗中人所在的地方。
  • 帝乡:皇帝的都城,指京城。

典故解析:

  • 青楼:古代文学中常指妓院,这里可能暗指诗中人在京城的高级妓院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苏门四学士”。这首诗表达了收到远方朋友的信后的复杂情感,包括离别的思念、新的怨恨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收到远方朋友的信后所作,信中可能提到了离别和相思之情,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和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来书才一纸,离别意何长”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离别的情感虽然通过简短的信件传达,但其深长却是无法言表的。接下来的“应为相思苦,还能细作行”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细致关怀。后两句“水浮新恨阔,花想旧容芳”则通过水和花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新的怨恨和对旧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欲问人何处,青楼在帝乡”则揭示了朋友所在的地方,同时也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书才一纸,离别意何长”:诗人收到朋友的信,虽然信件简短,但离别的情感却非常深长。
  2. “应为相思苦,还能细作行”:诗人认为朋友之所以能细致地书写,是因为相思之苦。
  3. “水浮新恨阔,花想旧容芳”:诗人通过水和花的意象,表达了新的怨恨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4. “欲问人何处,青楼在帝乡”:诗人想知道朋友在哪里,得知朋友在京城的青楼中。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浮新恨阔”中,水浮比喻新的怨恨。
  • 拟人:“花想旧容芳”中,花被赋予了思念旧时光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相思,通过简短的信件、细致的书写、水和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新的怨恨和忧愁。
  • 花:象征旧时的容颜和芬芳,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来书才一纸”中的“一纸”指的是什么? A. 一张纸 B. 一本书 C. 一封信 D. 一张画

  2. 诗中“水浮新恨阔”中的“水浮”比喻什么? A. 新的怨恨 B. 旧的怨恨 C. 新的希望 D. 旧的希望

  3. 诗中“青楼在帝乡”中的“青楼”指的是什么? A. 妓院 B. 宫殿 C. 寺庙 D. 学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简短的语言和深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和得故人书》与王维的《相思》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耒。

相关查询

渔家傲 秋狝诗 琅琊山六题·石屏路 幽谷泉 嵩山十二首·公路涧 浣溪沙 长相思·花似伊 边户 希真堂东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迷离恍惚 土瓷 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白头鹎 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淫词秽语 烦疑 花香鸟语 大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遮天子 狗头生角 俊杰廉悍 脂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