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39
作者: 查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
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
叹人生杳似萍浮。
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
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
念故人留此遐洲。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停靠在兰舟上,满心都是离愁。
轻波送走远行的影子,山屏障阻隔,无法留住此去的步伐。
相伴的情感难以奈何,心中期盼已久,却是屡次经历霜秋。
叹息人生如浮萍般渺茫,
转眼又是轻别,把深重的恨意,都交给东流的水。
想象着斜阳的影子里,寒烟明亮的地方,双桨轻轻划向远方。
喜爱那渚边梅花的幽香,应该采摘那纤细柔美的花朵。
艳丽的歌声绽放,谁来传递那余韵,来谈论神仙的游乐?
思念故人留在这遥远的洲岛。
但春风已经老去,秋月圆时,我独自倚靠在西楼上。
作者介绍: 查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有关,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与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透碧霄》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透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流转和离别的深刻感悟。开头的“舣兰舟”便引入了离别的场景,舟船的停靠象征着即将出发的忧愁,抒发了对即将远行的无奈和伤感。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通过“练波送远”和“屏山遮断”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表现出一种无法挽留的悲哀。
在情感的交织中,诗人感叹“人生杳似萍浮”,用浮萍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这里,离别不仅是对人的思念,更多的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在情感的传递上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最后的“独倚西楼”则回归到个人的孤独感,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沉淀,使得整首诗在离愁与思念中达到情感的高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对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情感细腻的描绘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舣兰舟”的意思是:
A. 停靠在美丽的船上
B. 远行的征途
C. 忘却离愁
D. 迎接春风
“叹人生杳似萍浮”中“杳”字的意思是:
A. 渺小
B. 高远
C. 哀伤
D. 繁华
诗中提到的“独倚西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忍耐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