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山寺晚望》

时间: 2025-04-24 22:53:29

诗句

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疎处见僧归。

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绿相围。

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3:29

原文展示

高山寺晚望
作者: 徐照 〔宋代〕

石路近门方不险,
刺桐疎处见僧归。
小坡重叠无平屋,
四月阴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
水分湘口绿相围。
暮云不隔东南望,
一片遥兼白鸟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寺的晚景。石板路通向寺门,走起来并不危险,偶尔在稀疏的刺桐树下能见到僧人归来。小坡层层叠叠,没有平坦的房屋,四月的天气阴冷,僧人们仍需披上衣裳。这里的山与道州相比更加高耸,水流在湘口分散,四周环绕着绿意。暮云并没有遮挡东南的视线,远远望去,天空中飞翔着一片片白鸟。

注释

  • 石路:指通往寺院的石板路。
  • 刺桐:一种树木,常见于南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 裌衣:披衣,意指穿上衣服。
  • 道州:地名,古代道州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 湘口:指湘江的口岸,水流汇聚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文,号白石,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崇尚自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徐照晚年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向往。高山寺位于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在此所见所感,均融入了诗中。

诗歌鉴赏

《高山寺晚望》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高山寺的宁静晚景。诗的开头通过对石路的描写,带出一种亲切的氛围,缓解了山间之行的险峻。接着,诗人用“刺桐疎处见僧归”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僧人的归来使得这幅画面更显生动。小坡层层叠叠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显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四月的阴寒与僧侣的裌衣相呼应,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描述高耸的山峰和环绕的绿水,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无尽。最后一句“一片遥兼白鸟飞”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远离尘世的闲适,白鸟的飞翔象征着自由和希望,整体上构建了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路近门方不险:石板路通向寺门,行走起来并不危险。
  2. 刺桐疎处见僧归:在稀疏的刺桐树下,看到僧侣回到寺中。
  3. 小坡重叠无平屋:小山坡层层叠叠,没有平坦的房屋。
  4. 四月阴寒尚裌衣:四月的天气依然寒冷,僧人还需披衣。
  5. 山到道州高莫比:这里的山比道州的山更高。
  6. 水分湘口绿相围:水流在湘口分散,四周被绿色环绕。
  7. 暮云不隔东南望:暮云并没有遮挡东南的视线。
  8. 一片遥兼白鸟飞:远望之处,天空中飞翔着一片片白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疎处见僧归”两句,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石路、刺桐、白鸟等意象,构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宁静的哲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路:象征着通往内心的道路,代表着求道的过程。
  • 刺桐:象征着南方的自然风貌,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 白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 A. 松树
    B. 刺桐
    C. 柳树

  2. 诗人提到的四月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温暖
    B. 阴寒
    C. 炎热

  3. 诗中的“白鸟”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由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徐照的《高山寺晚望》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山水自然之美,但徐照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次韵叔兴见赠 次徐径坂四言韵 次徐径坂衡阳使君韵示林敬则 酬卢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 呈竹湖李端明 别伯舆新鄱阳广文 沁园春(寿高运使) 饯赵文思崇鐖归上饶 示林宗辰劝学数语 次徐径坂四言韵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识荆恨晚 包含罔的成语 玩世不恭 空心汤团 双人旁的字 畏开头的成语 饭囊衣架 公诸同好 附声吠影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帝网 肆好 米字旁的字 大简车徒 耳刀旁的字 诹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