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1
观所养鸂鶒
作者: 徐照 〔宋代〕
一身文采异常流,却使闲身不自由。
永日翠笼相并睡,岂无魂梦到沧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被困状态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描绘了一只文采斐然的鸂鶒,虽然外表美丽,内心却感到失去了自由。整天在翠绿的笼子里沉睡,难道它的灵魂与梦境不会飞到遥远的沧州吗?
徐照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清新雅致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相对安逸但内心孤独的时期,诗人通过鸂鶒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存在的无奈与困境。
这首《观所养鸂鶒》通过对鸂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开头两句以“文采”形容鸂鶒,既突出了其外表的美丽,又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尽管鸂鶒拥有出众的外表,但却被困于狭小的空间,无法自由翱翔。这种描写不仅令读者感受到鸟儿的美丽与悲哀,也引发人们对自由的深刻思考。
“永日翠笼相并睡”,在这句中,翠笼的意象极为鲜明,生动地描绘了鸂鶒无尽的日子与无所事事的状态。而“岂无魂梦到沧州”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现了鸟儿心灵深处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沧州作为一个象征,既是遥远的地方,也代表了自由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美与自由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中用什么来形容鸂鶒的外表?
诗人通过鸂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永日翠笼相并睡”中的“翠笼”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徐照的《观所养鸂鶒》更突出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性格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两者均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