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5: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5:44:26
去年此日战浑河,
败北频仍蹙境多。
未见北尘先解甲,
若逢胡骑便投戈。
出关已绝生还梦,
应募惟闻浪死歌。
一自上都重失后,
人心汹汹奈如何。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浑河作战,
频繁的失败让我的处境更加艰难。
还没见到北方的战乱就已经卸下了铠甲,
如果遇到胡人的骑兵,我就会投降。
出关后已经断绝了生还的梦想,
应募的人只听到战死的悲歌。
自从从上都失利之后,
人心惶惶,我该如何面对?
张可大,明代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身处复杂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他的诗歌多反映战争的苦楚与人民的疾苦,风格深沉而富有历史感。
《书边事四首》是张可大在战乱背景下创作的,尤其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与悲愤。此诗作于战事频繁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战争气息和深沉的悲怆情感。诗人以“去年此日战浑河”开篇,立刻带入了一个战乱的场景,时间的指向使得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战斗中的无奈与绝望,频繁的失败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似乎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未见北尘先解甲”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在未遇敌之前就已心灰意冷的情形,表达了对战斗的厌倦和对生存的渴望。接下来的“若逢胡骑便投戈”,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敌人来袭时的恐惧与无力,甚至渴望投降以保全性命。
诗中提到的“出关已绝生还梦”,更是将个人的绝望提升到全局的层面,暗示了战事的无情与生还的渺茫。而“应募惟闻浪死歌”一句,展现了战场上的悲惨景象,征召入伍的士兵们只听到的都是战死的悲歌,表现了士兵们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切的情感,表现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无助,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与忧虑。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探讨了个人在动荡历史中的无奈与绝望。诗人通过对战斗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深切批判,展现了在历史洪流中个体的脆弱与无助。
诗中提到的“胡骑”指的是: A. 中原士兵 B. 北方的游牧民族 C. 海上强敌 D. 西南部的部落
“未见北尘先解甲”表达了诗人对战斗的态度是: A. 期待胜利 B. 感到绝望 C. 感到勇敢 D. 感到兴奋
诗中提到的“浪死歌”主要是指: A. 战斗的胜利歌 B. 战死者的悲歌 C. 战士的豪情 D. 游子的思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