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二首)》

时间: 2025-04-27 08:07:47

诗句

客游黄鹤矶畔,家住金鱼浦前。

心似波间明月,随君先过螺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47

原文展示: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二首) 杨士奇 〔明代〕 客游黄鹤矶畔,家住金鱼浦前。 心似波间明月,随君先过螺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游客在黄鹤矶边游玩,家住在金鱼浦前。我的心如同波间的明月,随着你先经过螺川。

注释:

  • 黄鹤矶: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相传是黄鹤飞升之地。
  • 金鱼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虚构或特定的地方。
  • 螺川: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具体位置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诗是他在游历湖北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在游历湖北时,为送别友人归庐陵而作。诗中通过描绘黄鹤矶和金鱼浦的景致,以及心随友人而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首句“客游黄鹤矶畔”,描绘了诗人在黄鹤矶游玩的情景,黄鹤矶作为著名的历史遗迹,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次句“家住金鱼浦前”,虽未详述金鱼浦的具体位置,但通过“家”字,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后两句“心似波间明月,随君先过螺川”,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的心比作波间的明月,随友人一同前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情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游黄鹤矶畔”:诗人以游客的身份出现在黄鹤矶边,黄鹤矶作为历史名胜,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
  2. “家住金鱼浦前”:诗人提到自己的家在金鱼浦前,虽未详述金鱼浦的具体位置,但通过“家”字,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3. “心似波间明月”:诗人将自己的心比作波间的明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4. “随君先过螺川”:诗人表示自己的心随着友人一同前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情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心似波间明月”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诗人的心比作波间的明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情的祝福。通过描绘黄鹤矶和金鱼浦的景致,以及心随友人而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黄鹤矶:历史名胜,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
  • 金鱼浦:虽未详述具体位置,但通过“家”字,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 波间明月:比喻诗人的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鹤矶”位于哪个城市? A. 武汉 B. 南京 C. 杭州 D. 北京 答案:A

  2. 诗中的“金鱼浦”是诗人的: A. 家乡 B. 游玩地 C. 虚构地 D. 历史遗迹 答案:A

  3. 诗中“心似波间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 王维《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诗词对比:

  • 杨士奇《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与杜甫《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但杨士奇的诗更加简洁,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杨士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杨士奇诗集》:收录了杨士奇的全部诗作,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其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题王山长小像 沁园春 前题次韵 沁园春 题袁重其负母看花图 沁园春 日照李伯开作生圹成自题云“竹帛谁千古,烟霞我一丘”,余喜其能达生也,词以赠之 沁园春·一笑樽前 沁园春 送友入山采茶 沁园春 赋得梅花接老爷 沁园春 题画 沁园春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半青半黄 幺字旁的字 包含堤的词语有哪些 昔人 惊耳骇目 驰魂宕魄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思想实验方法 立字旁的字 雀献金环 释累 知羞识廉 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说嘴打嘴 舌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