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18
原文展示:
送舒有常知县赴永春 杨士奇 〔明代〕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 再来趋北阙,九月赴南闽。 红树吴门郭,青帘海上津。 有才当抚字,卓鲁亦何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文明昌盛的时代,谁愿意只做一个田间的农民。 再次前往京城,九月时前往南方的福建。 吴门的城郭边,红树成荫;海上的渡口,青帘飘扬。 有才能的人应当治理地方,卓越如鲁国的人又算得了什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杨士奇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对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为送别舒有常知县赴任永春而作。舒有常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杨士奇在诗中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舒有常知县赴任永春的送别,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幸际文明世”一句,既是对时代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作者认为在这样的时代,有才能的人应当有所作为,不应甘于平凡。后几句通过对舒有常赴任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有才能者应当治理地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有才能者的殷切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
再来趋北阙,九月赴南闽。
红树吴门郭,青帘海上津。
有才当抚字,卓鲁亦何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有才能者应当有所作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通过对舒有常的送别,作者抒发了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有才能者的殷切期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幸际文明世”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的“谁甘畎亩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诗中的“红树吴门郭,青帘海上津”描绘了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