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

时间: 2025-04-26 19:19:05

诗句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9:05

原文展示: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
作者:方干 〔唐代〕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张公洞的情景。一步一步地走,仿佛要穿越江底,然而这里的地势险峻,转身非常困难。洞内的湿气蒸腾,松枝和苔藓都显得湿漉漉的,外面的温暖风又让走路的鞋子感到寒冷。走了几里路,烟雾缭绕,让我感到这个地方与众不同,前方的世界更加开阔。原来我寻求仙道的旅程如此曲折,不像老师所说的那样轻松,像换骨丹一样简单。


注释:

  • 步步势:步伐的力量,指行走的状态。
  • 江底:河流的底部,此处指代地势的艰险。
  • 危滑:形容地面危险而滑腻。
  • 蒸阴气:潮湿的空气在蒸腾。
  • 松萝:松树的苔藓,形容环境潮湿。
  • 杖屦寒:手杖和鞋子感到寒冷。
  • 烟云:形容雾气和云彩,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委曲:曲折,形容寻仙之路的艰难与复杂。
  • 换骨丹:传说中能让人重生的药物,象征轻松达成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835-901),字少云,号雪溪,晚唐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干游览张公洞时期,表达了他对寻求理想和境界的思考。张公洞作为一个著名的道教胜地,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游览和寻求灵感。


诗歌鉴赏: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张公洞的独特环境时,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立体。开头两句,诗人以“步步势穿江底去”开篇,采用形象的比喻,展现出行走的艰难与江底的险峻,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中危滑转身难”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险恶,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洞内的湿气和外面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阴冷与温暖交织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诗人不仅在表现个人的游览体验,更在暗示寻找理想和真理过程中的艰难与复杂。

后面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这里的“烟云”象征着迷雾和未知,而“前程世界”则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最后两句“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则是对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寻仙之路的艰难与不易,同时也暗含对传统理想的质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方干作为一个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步势穿江底去:行走的力量仿佛穿越了江底,形象地描绘出行走的坚定。
  2. 此中危滑转身难:在这里地势险峻,转身非常困难,反映出行走的艰难。
  3. 下蒸阴气松萝湿:洞内的湿气蒸腾,松枝和苔藓都湿漉漉的,营造了阴冷的氛围。
  4. 外制温风杖屦寒:外面的温暖风却让鞋子感到寒冷,形成内外的鲜明对比。
  5. 数里烟云方觉异:走了几里路,烟雾缭绕,让人感到这个地方与众不同。
  6. 前程世界更应宽:前方的世界更加开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7. 由来委曲寻仙路:原来我寻求仙道的旅程如此曲折,形容理想之路的艰难。
  8. 不似先生换骨丹:与老师所说的轻松方法相比,强调理想追求的复杂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步步势穿江底去”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艰难的行走。
  • 对比:洞内的湿气与外界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环境的层次感。
  • 象征:“烟云”象征着迷雾和未知,表达对未来的思考。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追求理想的艰难与复杂。通过对张公洞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传统理想中的轻松与现实的困难之间的差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底:象征艰难与挑战。
  2. 阴气:代表环境的压迫与困难。
  3. 松萝: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湿润。
  4. 烟云:象征未来的未知与希望。
  5. 换骨丹:象征轻松达成理想的幻想。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追求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步步势穿江底去”的意思是什么? A. 走路的力量
    B. 走路很轻松
    C. 走路的速度

  2. “数里烟云方觉异”中,烟云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现实的压力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换骨丹”象征着什么? A. 轻松达成理想
    B. 艰难的求道过程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庐山谣》:王维的作品,描写山水之美与人生哲理。
  2.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游张公洞》均关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前者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直接描绘,而后者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能更好地理解方干在《游张公洞》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方干研究》

这些资料可供深入了解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射赋诗 和江虞仲华山二绝·陈希夷无忧木 送蒋郎中南使便归全州省祖母 挽潘孺人 雨后待月有怀 王母蟠桃图为中丞张明崖母夫人寿六首 其一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 送李颂侯 秋日写怀 其二 寄赵瓯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炜炜 立刀旁的字 自轻自贱 诛求无厌 疋字旁的字 鸾漂凤泊 包含壑的词语有哪些 聪明儿 言简意该 盐规 魂摇魄乱 赦原 人字头的字 包含乔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物以稀为贵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