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39
阎夫子,通古今。家徒四壁犹一琴,今年二月雨霖霪。喜君垄麦如人深,屋间幽默咸池音。高山流水我非听,听我说君辛苦吟。薛老村西十里地,旱日燎原无柳林。芒鞋曳杖逐镰笼,当午未食饥烧心。芸芸麦田翻黄波,蝻虫盘穗如蜗螺。麦未收打催种豆,屋下迹少田间多。阎夫子,时我过。我与夫子良同科,四体虽勤口餔众。煮豆然萁穷奈何,人谓君琴语辛苦。此曲无乃伤天和,君不见夫子宋围不糁犹弦歌。
阎先生,精通古今之事。家里虽然贫困,却只有一把琴。今年二月的雨下得很绵密,我很高兴看到你那片麦田如同人一般茂盛,屋里传来的优雅音韵如同池水的清音。高山流水的曲子我并不想听,倒不如听你辛苦的吟唱。薛老村在西边十里,干旱的日子使得原野焦灼,没有柳树的阴凉。穿着草鞋,拄着杖,手里拿着镰刀,正午时分还没吃东西,饥饿得心里发烧。茫茫的麦田翻腾着黄色的波浪,蝻虫在麦穗上盘旋,像蜗牛一样。麦子尚未收割,催促着种豆,屋下的脚印稀少,田间的人却很多。阎先生,我曾经来过你这里。我与您是同科的朋友,虽然我辛勤工作,但口中却无多余的食物。煮豆时,豆荚枯萎无奈,人们说你弹琴是在表达辛苦。难道这曲子不是在伤害天和吗?你难道没见到阎先生在宋围中依然不忘弹琴歌唱?
晁补之(约1050-1120),字叔俭,号太和,北宋诗人、散文家,尤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俊逸。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乡村时,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和阎夫子的琴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
《阎子常携琴入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阎夫子的敬意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农民的辛勤劳作,显示了诗人的人文关怀。通过“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暗示了阎夫子通达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诗人在赞美阎夫子琴艺的同时,也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关注,显示了诗人对“辛苦”二字的深刻理解。在“煮豆然萁”的比喻中,诗人传达了困境中的无奈与辛酸,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整个诗歌在抒情与叙事中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阎夫子的赞美与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谊、辛勤劳动的认同与思考,展现了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阎夫子以什么著称?
诗中“煮豆然萁”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山流水”暗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