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时间: 2025-05-04 00:34:01

诗句

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

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4:01

原文展示:

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
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鸲鸟和鹆鸟,彼此的名字如今竟成了是非之事。人们说这两种鸟不应该越过长江,为什么它们却在满是苔藓的矶石上聚集呢?

注释:

  • :一种小型的鸣禽,通常指鸲鹆。
  • :指的是一种水鸟,通常与鸲相对。
  • 尔名今是非:你的名字如今成了是非,暗指名声或名义的变迁。
  • 踰济:越过长江,这里用作比喻,指越界的行为。
  • 苔矶:苔藓覆盖的岩石,象征着荒凉和无奈。

典故解析:

该诗可能涉及到古代人对鸟类的观察,鸟类的行为常常被用作比喻,代表人间的纷争和名声的变迁。长江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常被用来象征界限和分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公辅,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并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界的鸟类,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鸲鸟与鹆鸟的描写,引发了对名声和界限的思考。诗中涉及的鸟类,象征着人们的名声和身份,名声在社会中往往会被曲解和扭曲,形成是非之争。诗人用“尔名今是非”一句,表达了对名声变化的无奈与感慨。

“人言不踰济”暗示着社会对事物界限的看法,然而现实中却常常违背这些界限,表现出一种人类行为的矛盾。苔矶的意象,增添了一种荒凉感,让人感受到在纷争和是非中,个人的无力与孤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鸲之仍鹆之:提到两种鸟,可能象征不同的身份或角色。
  2. 尔名今是非:表达了对名声变化的感慨。
  3. 人言不踰济:说明社会对行为的规范,但实际上却常常被忽视。
  4. 何事满苔矶:在荒凉的环境中,鸟类却依然聚集,暗示了人们对现实的无奈与抗争。

修辞手法:

  • 比喻:鸟类象征人声和身份。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苔矶象征荒凉,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了人们在纷争与名声中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名声与身份。
  • :与鸲相对,代表不同立场。
  • 苔矶:象征荒凉和人们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鸟分别是什么? A. 鸲和鹆
    B. 雀和鸽
    C. 云和雾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生的纷争与无奈
    C. 对爱情的思考

  3. “尔名今是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 杜甫《登高》:同样反映人生的孤独与无奈,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即景(四首) 即景(四首) 示杨水西 夜坐 白云泉 弹琴高士 瓶中插梨杏桃李四花有咏 折花赠内并代答(二首) 折花赠内并代答(二首) 壶中二色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刑事案件 义山恩海 丶字旁的字 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绝壁悬崖 无阶 刀字旁的字 庭户 八字旁的字 老家 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招之即来 剖幽析微 心余力绌 禾束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