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16:45
味苦谁能爱,香寒只自珍。长将潭底水,普供世间人。
全诗翻译: 苦味的菊花谁会喜欢?而它的清香却是自我珍藏。菊花的清香就像潭底的水,愿意让它滋润世间的人们。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高洁和孤傲,尤其是在《离骚》中提到“采菊东篱下”,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菊花的香气和清寒的气质,使其成为了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作品多具清新脱俗之风。杨万里的诗风清新、朴实,常采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与深刻的象征意义。开头两句“味苦谁能爱,香寒只自珍”,直接指出了菊花的苦味和清香。苦味让人难以接受,而清香则是自我珍惜的,表现出菊花的独立性和高洁气质。接着“长将潭底水,普供世间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象,潭底的水象征着菊花的内在品质,清澈而深远,正如菊花的香气,愿意滋润和惠及世间的人们。
诗中不仅体现了对菊花的赞美,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菊花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珍惜内在的美好。全诗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哲理的升华,体现了杨万里诗作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菊花的赞美与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孤独之美的欣赏与对人性的思索,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独立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味苦谁能爱”中“味苦”指的是什么?
本诗中,潭底水的比喻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通过菊花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