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7:18
《周颂·有瞽》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我客戾止,
永观厥成。
这首诗描写了周朝的礼乐活动,强调了在周朝的宫廷中,盲人乐师的存在和他们的表演。乐师们在庭院中设立演出场地,装饰精美,准备好乐器,开始演奏。乐声响亮,和谐动听,先祖的灵魂也在聆听。作为客人,我在这里驻足,长久地观赏他们的演出。
《周颂》是《诗经》中的一篇,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各种诗歌,主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周颂·有瞽》写于西周时期,反映了当时周朝盛行的礼乐文化,特别是乐师的角色和重要性。盲人乐师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用音乐传达情感和敬意。
《周颂·有瞽》是一首优雅动人的诗,展现了周朝礼乐文化的繁荣。诗中细腻地描绘了盲人乐师在庭院中演奏的场景,乐师们的演出不仅富有仪式感,还充满了情感的共鸣。通过“喤喤厥声,肃雍和鸣”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乐声的宏大和和谐,仿佛连先祖的灵魂也在静静聆听,令人心生敬畏。
诗中“我客戾止,永观厥成”的意象,表现了作为旁观者的沉醉与赞赏,暗示了音乐的力量能够穿越时空,与过去的情感产生共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的热爱,展现了周朝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我客戾止,
永观厥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音乐、文化的赞美和对先祖的追忆。它传达了周朝礼乐文化的丰富与和谐,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音乐文化?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汉朝
诗中提到的“有瞽”指的是?
A. 盲人乐师
B. 盲人歌手
C. 盲人舞者
D. 盲人诗人
诗中“先祖是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先祖的怀念
B. 对音乐的厌恶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现状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