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莒子台》

时间: 2025-04-25 22:26:13

诗句

莒国丘垅在,莒台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沉。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6:13

原文展示:

莒国丘垅在,莒台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沉。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白话文翻译:

莒国的丘陵依旧在,莒台上荆棘丛生。
我凭高远望,感慨历史,心中倍感伤痛。
平原上楚地的苍穹渐渐暗淡,白日遇风而沉。
谁来讨论我这游子心中的惆怅,连这些灌木丛也在悲吟。

注释:

字词注释:

  • 莒国: 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位于现今山东省一带。
  • 丘垅: 小山丘和土堆,这里指的是莒国的地形。
  • 荆棘: 指长满荆棘的地方,象征荒凉和困苦。
  • 凭高: 登高望远,表示站在高处俯视。
  • 极目: 远望。
  • 怀古: 怀念古代,感慨往事。
  • 重伤心: 深切地感到悲伤。
  • 平楚: 指平原和楚地,形容广袤的土地。
  • 苍烟暝: 形容天色暗淡,烟雾缭绕。
  • 白日沉: 白天逐渐消失,象征时间的流逝。
  • 客怀抱: 游子心中的情感。
  • 灌木自悲吟: 形容自然环境中传递出悲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莒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历史上曾有过一段辉煌,但随着历史的推移,那些辉煌已成往事。诗中对莒国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字子修,号曲江,宋代诗人,少有名气,擅长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登莒子台》创作于作者游历莒国时,看到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激发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游子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忧伤。

诗歌鉴赏:

《登莒子台》是一首以历史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莒国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首联“莒国丘垅在,莒台荆棘深”描绘了莒国的地理环境,虽有丘垅,但却被荆棘覆盖,暗示着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现状的悲凉。接下来“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中,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心中涌起无尽的感伤。这种怀古情怀在古诗中常见,但穆修的表达尤为淋漓尽致,情感真切而深邃。

诗的后半部分中,“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沉”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结合,描绘了苍茫的天色与沉沉的白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最后一句“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更是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厚,令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体会到个人情感的悲伤与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莒国丘垅在: 说明莒国的地形依然存在,暗示历史的延续。
  • 莒台荆棘深: 描述莒台的荒凉,象征着繁华的消逝。
  • 凭高一极目: 表达站在高处的视角,渴望远望。
  • 怀古重伤心: 通过怀古之情,感受到深深的伤痛。
  • 平楚苍烟暝: 描绘平原和楚地的苍茫景色,暗示历史的沉重。
  • 遇风白日沉: 通过自然现象,表现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谁论客怀抱: 反问,表达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 灌木自悲吟: 赋予自然以情感,体现诗人的情感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 “灌木自悲吟”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
  • 拟人: 赋予灌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莒国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体现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惆怅,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莒国: 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丘垅与荆棘: 代表着自然环境的荒凉与人类文明的衰落。
  • 苍烟与白日: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无情。
  • 灌木: 通过拟人化表达游子的悲伤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莒国”位于现今哪个省?

    • A. 山东
    • B. 河南
    • C. 江苏
    • D. 浙江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怀古之情?

    • A. 用比喻
    • B. 通过自然景色
    • C. 叙述个人经历
    • D. 直接表白
  3. 诗中“灌木自悲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然的美丽
    • B. 游子的惆怅
    • C. 对历史的向往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山东
  2. B. 通过自然景色
  3. B. 游子的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李白在诗中通过月亮表达孤独与思考,与穆修的怀古情感有相似之处。
  • 《登高》: 杜甫的诗同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吕翁祠 鄂渚晚眺 平江 江天暮雪 开平即事二首 河间府 烟寺晚钟 琼花图 吕翁祠 太常引 以上二首见词品卷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劳燕分飞 父字头的字 磨刓 包含艰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墅的词语有哪些 菱角磨作鸡头 粗通文墨 尸字头的字 啰唆 齊字旁的字 包含寒的词语有哪些 蜂目豺声 旱苗得雨 无字旁的字 枉费时日 仗义疏财 鱼字旁的字 谢功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