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7:18
《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
陈常于时夏。
思念文采的后稷,能够与天相配合。
建立我们众多百姓,愿没有什么极限。
赐予我来年的丰收,帝命我秉承教导,
没有这片土地的界限。
常常在这个夏天里陈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颂》的具体作者不详,属于《诗经》中的一部分,是周朝时期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
创作背景: 此诗主要反映了对农业、丰收和百姓生活的关怀,反映了周朝对后稷的崇拜和对民生的重视。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强调了帝王的责任与民众的福祉。
《周颂·思文》是一首充满对农业和民生关注的颂歌。它通过对后稷的思念,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天命的敬畏。诗中反复提到的“立我烝民”和“无此疆尔界”表达了对百姓的关爱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后稷象征着农业的力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耕文明的依赖和尊重。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传达出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诗中运用的“帝命率育”不仅体现了天命观念,也反映了古代王权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夏”的强调,诗人还唤起了丰收的季节感,传递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逐句解析: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诗人表达了对后稷的怀念,后稷作为农神,能够与天的意志相配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期望建立一个无极限的社会,庶民的安定和繁荣。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请求丰收的赐予,强调帝王的教化与领导。
“无此疆尔界”: 体现出对土地的渴望与对国家疆域的无尽期许。
“陈常于时夏”: 常常在夏天收获,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后稷的追忆,表达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思文”中的“文”指的是:
A. 文化
B. 文采
C. 文明
D. 文书
“后稷”是象征:
A. 战争
B. 农业
C. 知识
D. 权力
诗中提到的“帝命”主要表明:
A. 帝王的命令
B. 帝王的权力
C. 帝王的教导
D. 帝王的责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周颂·思文》与《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前者侧重于对农业与民生的关注,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周代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热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