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08
河传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锦浦。佳处。浣花祠宇。梅柳成行。扫眉人去,还见金井丛篁。
绕回廊。胜游争免天涯感。衣香减。羞说缁尘染。输他仙侣,依旧莲烛分光。
赋长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河边景色:锦绣的水面,优雅的地方,浣花的庙宇,梅花和柳树交错成行。扫眉的女子已离去,眼前仍能看到金井旁的竹林。在回旋的长廊中,游玩的人难免感到对天涯的惆怅。香衣逐渐褪去,羞于提起世俗的染缸。与那仙侣相比,依然是那灯烛分照的美好时光。吟咏长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之琦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卓越的词才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常表现出对自然、人情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矛盾的思考。
《河传》是一首充满了画面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美丽河流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惆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锦浦”“佳处”的描写,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浣花祠宇、梅柳成行,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新典雅的境界。然而,随着“扫眉人去”的转折,诗人展现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回忆中的美丽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后半部分中,“胜游争免天涯感”一句,显示出诗人在游玩中的无奈与惆怅,似乎无论身处何地,内心的孤独感都是无法逃避的。特别是“衣香减,羞说缁尘染”,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极致,表达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一两句“输他仙侣,依旧莲烛分光”,诗人将理想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孤独相对比,尽管心中有“仙侣”的美好幻想,却依旧只能在现实中与它擦肩而过。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在优雅与忧伤之间游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河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之琦
C. 杜甫
诗中“扫眉人”指的是谁?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诗人
“衣香减,羞说缁尘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尘世的向往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