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7:43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在崇尚文化的时刻停下脚步,
在东方的观景台上,我的车辇停下。
放下膳食玩味三坟典籍,
明亮的灯光照耀着五经。
看着肉林心中寒冷,
看着沉迷的飞魄感到忧伤。
纵情享乐的昏主很多,
而克己奉公的明君却少。
消灭自身的恶习,积累善行以成名,
我继承了百王的遗志,谨慎地随岁月而行。
作者介绍: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之一。他在位期间,国家强盛,文化繁荣。李世民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有才情的文学家,诗歌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李世民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文化的重视和对昏庸统治的警惕,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赋尚书》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李世民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吟诵,表达了他对文化的崇尚与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三坟”和“五典”不仅是对古代经典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希望以文治国的理想。诗的开头,李世民描述了自己在崇文的时刻驻足,暗示他对文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重。
接下来的几句则揭示了另一种现实,即在享乐与昏庸的统治下,明君的稀缺与自我克制的重要。这种对比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李世民以明君自励,警示昏主的浮华,体现了他内心的忧虑与理想。
最后,诗的结尾提到“战兢随岁转”,展示了他对时光流逝的警觉,以及对历史责任的承载。这种意识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深刻的历史和哲理意义,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李世民对文化的崇敬、对昏庸统治的批判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克己奉公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坟”指的是什么?
A. 三本书
B. 三篇典籍
C. 三个历史人物
答案: B
诗中“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的意思是什么?
A. 喜欢享乐的昏主很多,克制自己的明君很少。
B. 昏主都很明智,明君反而稀少。
C. 明君和昏主是一回事。
答案: A
诗的最后一句“战兢随岁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历史的敬畏与谨慎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