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得花庭雾》

时间: 2025-04-27 15:32:19

诗句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2:19

原文展示: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花园中雾气弥漫的景象。兰花的香气已经弥漫了宫殿,新的花蕊半掩在花丛中。花的颜色在雾中显得轻盈而又沉重,香气引导着风的来去。微风轻拂着树木,浓密的绿色在阳光下舒展,花朵的淡红色隐约可见。偶尔有细雨洒落,更显得空间如梦似幻,仿佛一切都隐没在遥远的天空中。

注释:

  • 兰气:指的是兰花的香气,象征着高洁和优雅。
  • :花蕊,指花的中心部分。
  • 轻重雾:形容雾气的轻盈和厚重,暗喻花色在雾中呈现的不同层次。
  • :轻轻吹拂。
  • :缠绕,围绕的意思。
  • 薄蔽:轻薄的遮蔽,形容花朵的颜色微弱地遮挡。
  • 杂行雨:指细雨交错地落下。
  • 隐遥空:形容景物的模糊和虚幻,仿佛隐藏在远处的天空中。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兰”作为高洁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代表着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代第二位皇帝,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历史上以“贞观之治”而闻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出色的文学家,诗词作品众多,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

创作背景:

《赋得花庭雾》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世民的生活环境有关,作为皇帝,他常常有机会在宫中观赏自然美景,感受花草的芬芳。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赋得花庭雾》是一首描绘花园中细雨与雾气的诗,展现了李世民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诗中“兰气已熏宫”一句,首先引入了读者的感官体验,香气弥漫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而高雅的气息,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是典雅而富饶的。接下来“新蕊半妆丛”则引出花的细腻变化,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给人以春天的感受。诗中通过“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展现了色彩与香气的交织,描绘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最后,诗人以“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结束,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仿佛一切都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迷离和虚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雅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气已熏宫:描述兰花的香气已弥漫至宫殿,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2. 新蕊半妆丛:新开的花蕊点缀在花丛中,形象且生动。
  3. 色含轻重雾:花的色彩在雾中显得轻盈而又沉重,表现出视觉的层次感。
  4. 香引去来风:花香吸引着风的流动,展现出动态之美。
  5. 拂树浓舒碧:微风轻拂树木,树叶的绿色显得更加浓郁。
  6. 萦花薄蔽红:花朵的颜色在雾中轻微遮掩,产生出一种朦胧之美。
  7. 还当杂行雨:细雨交错落下,增添了环境的细腻感。
  8. 仿佛隐遥空:一切似乎都隐没在遥远的天空中,营造出一种虚幻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与风的流动进行比喻,展现出一种动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和雨赋予生命,使其生动起来。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体现唐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细腻的观察和优雅的笔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雅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
  • :象征梦幻与朦胧。
  • :象征生命与美好。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象征滋润与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世民是哪一朝代的皇帝?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2. 诗中的“兰气已熏宫”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冷清
    B. 优雅
    C. 凄凉
    D. 喧闹

  3. 诗中提到的“新蕊”指的是什么?
    A. 新开的花蕊
    B. 新鲜的果实
    C. 新的树叶
    D. 新的香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关注草木的生死轮回,表达对离别的感伤。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各位诗人都善于运用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不同的是,李世民的作品更显高雅与细腻,而王维则更重视山水的意境和宁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洛潭送人觐省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 洛中送人还江东 秦中送人觐省 洛桥送别 夜观妓 贻从军行 京口留别徐大补阙赵二零陵 贻主客吕郎中(即皇太子赞谕)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包含稻的词语有哪些 钦心 蹑影潜踪 包含至的成语 从谏如流 偕生之疾 鹿字旁的字 反面教材 树欲静而风不宁 鬼字旁的字 传闻不如亲见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舟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强人所难 飞蛾赴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