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时间: 2025-07-30 19:37:30

诗句

前峰后岭碧濛濛,草拥惊泉树带风。

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37:30

原文展示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作者: 卢纶 〔唐代〕

前峰后岭碧濛濛,
草拥惊泉树带风。
人语马嘶听不得,
更堪长路在云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雨后的景象:前面的山峰和后面的岭都被碧绿的雾气笼罩着,草丛中涌动着惊喜的泉水,树木在风中摇曳。虽然听见人声和马嘶,但这些声音却显得微弱而遥远,尤其是在漫长的道路被云雾笼罩的情境下,更增添了几分孤独与遥远的感觉。

注释

  • 濛濛:形容雾气或水气弥漫的样子。
  • :环绕、簇拥。
  • 惊泉:指泉水涌动而出,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 带风: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能够,值得。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环境描写与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卢纶对友人韦判官的送别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然的感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雨后山水的赞美。开头两句“前峰后岭碧濛濛”以“碧濛濛”形容山色,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接下来的“草拥惊泉树带风”则通过动感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泉水的涌动与风的吹拂交织在一起,生动而形象。

而后两句则渐显出一种孤寂之感,“人语马嘶听不得”意在表达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无可奈何,仿佛即使有声音也被茫茫的云雾隔绝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更堪长路在云中”则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长路在云中,意味着前途未卜,隐喻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暗含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出了一幅雨后山水的画面,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慨,诗歌之美在于其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峰后岭碧濛濛”:描绘山峰与岭的景色,表现出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
    • “草拥惊泉树带风”:草丛环绕泉水,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动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力。
    • “人语马嘶听不得”:外界的声音被隔绝,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更堪长路在云中”:长路与云雾交织,象征着人生的未知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草拥惊泉”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工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旅途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碧濛濛:象征清新、神秘的自然环境。
    • 惊泉:象征生机与活力。
    • 长路:象征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未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濛濛”形容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A. 晴天
    B. 雨天
    C. 雾气

  2. 诗中“人语马嘶听不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热闹
    B. 孤独
    C. 开心

  3. “长路在云中”中的“长路”指的是什么? A. 旅程
    B. 学业
    C. 工作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可以将卢纶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表现了山水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和,但更侧重于秋天的静谧,而卢纶的诗则是在雨后的生机与孤独之间徘徊,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至金溪与康功 前山寻兰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一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 春到村居好四绝 其二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 和楼枢密过洛阳感旧二绝 枕上 一剪梅 灵壁驿有方公美少卿留题戏和於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君犹盂 红样 氏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纠检 失张失致 小字头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眼的词语有哪些 栖栖惶惶 形讹 连类引譬 禾字旁的字 次对官 会日 包含桀的词语有哪些 遥遥无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