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8:54
同路郎中韩侍御春日题野寺
(卢纶)
寺前山远古陂宽,
寺里人稀春草寒。
何事最堪悲色相,
折花将与老僧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野外寺庙的景象。寺庙前面山峦遥远,古老的水塘宽阔,寺庙里的人稀少,春草显得有些寒冷。诗人感叹于这里的悲凉氛围,折下一朵花打算与一位年长的僧人一起欣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寺庙环境,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春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在人迹稀少的寺庙中感受到的情感。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可能在外出游历时途径一座野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寺庙的宁静,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清幽的寺庙场景。前两句“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表现出一种遥远而空寂的氛围,既有自然的广阔,又有寺庙内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春草的描述,虽是春天的草,却显得寒冷,暗示着一种生命的孤寂。
后两句则引导出诗人的思考与情感。诗人折花的行为,似乎是想要寻找某种情感的寄托,与“老僧”共同欣赏花朵,这不仅是在自然中寻找美,更是与一位智慧的老者分享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此时,花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唐诗的简洁而深邃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寺前山远”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环境?
诗人折花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