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9:40
光景漂如水,生涯转似萍。
雁门穷朔路,牛斗故乡星。
句尽人谁切,歌终泪自零。
夜阑回首算,何处不长亭。
光阴像流水一样迅速,人生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在雁门关外,行路艰难;望着天上的北斗星,思念故乡。
句子写尽了人间的悲切,歌声结束时泪水自然而下。
夜深人静时回首算,哪里不是长亭送别的地方呢?
罗隐(833年-909年),字季伦,号少游,唐代诗人,生于今湖北,后居于长安。他的诗风多样,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乡愁情怀。
《边夜》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身处动荡之际,四处漂泊,心中难免感慨万千,因此写下这首表达对时光流逝和故乡思念的诗作。
《边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开篇“光景漂如水,生涯转似萍”,以“光景”和“生涯”两者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漂泊不定。接着提到“雁门穷朔路”,不仅描绘了作者身处的环境,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困苦。
牛斗星的出现,则让人联想到故乡的方向,正是思乡之情的寄托。“句尽人谁切,歌终泪自零”,在这里,诗人通过歌声与泪水的结合,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抒情者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无奈。
最后一句“何处不长亭”,更是将全诗的情感升华,长亭成为离别的象征,作者的回首似乎在问,离别的场景何时何地不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与感动。
整首诗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哲思。
《边夜》的作者是谁?
“光景漂如水”中“光景”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对比罗隐的《边夜》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但《边夜》更注重对漂泊生活的哲思,而《月夜忆舍弟》则侧重亲情的思念与牵挂。两首诗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方面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