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39:18
作者:罗隐 〔唐代〕
原文展示:
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
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
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思乡的情感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梦中的思绪不断迁移,而生活的穷困使我不禁叹息。友人送来的鹅从京口远道而来,而我却在会稽借米来充饥。漏水的水壶发出滴滴声,而寒冷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凄凉。出门时随意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和桂树似乎都倾斜着朝我这边。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少微,唐代诗人,以才华横溢和诗风清新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艰辛的感叹,反映了他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旅梦》是罗隐在旅途中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身在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两句"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直接点明了主题,旅途的梦境与现实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忧伤。接下来,诗人通过"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的描写,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对朋友的依赖,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两句"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将孤独感推向高潮,仿佛在暗示即使灯光微弱,也无法照亮心中的阴霾。结尾的"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传递出对月亮和桂树的思念,暗示着诗人对团圆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体现了罗隐对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子鹅”指的是什么?
诗中“漏涩才成滴”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蟾桂”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旅梦》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罗隐的诗更侧重于旅途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兄弟的深情。两者在情感的层次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于人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