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2:53
原文展示:
送张绾游钟陵
南忆龙沙两岸行,当时天下尚清平。
醉眠野寺花方落,吟倚江楼月欲明。
老去亦知难重到,乱来争肯不牵情。
西山十二真人在,从此烦君语姓名。
白话文翻译:
送别张绾前往钟陵,
南边的龙沙两岸行走,当年天下还显得清平。
在野外的寺庙里醉酒沉睡,花儿正好落下,
倚靠在江楼吟哦,月光正欲明亮。
老了也知道难以重回,
动乱之中又怎能不牵挂情感?
西山的十二位真人还在,
从今以后就请你不要再提起名字了。
注释:
典故解析:
“西山十二真人”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传说中这些真人是道教的先知和修道者,代表着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理想与追求。诗中提到这十二位真人,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存斋,唐代诗人,生于湖南,后居于扬州,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送别好友张绾,表达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送张绾游钟陵》是一首感情细腻的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南忆龙沙两岸行”,既是送别的场景描写,又引发了对过往安定时光的回忆。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在寺庙醉卧、花落月明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在“老去亦知难重到,乱来争肯不牵情”中,诗人以老者的身份反思人生,面对动乱和不可逆转的现实,情感更加深沉。最后,提到“西山十二真人”,既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在情感的真挚与景色的优美中,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好友的送别,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动荡局势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渺茫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筑了诗歌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哲理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山十二真人”与什么文化有关?
a) 儒教
b) 道教
c) 佛教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
a) 赠送礼物
b) 送别诗
c) 写信
诗中“醉眠”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失落
b) 放松
c) 忧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