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5
袅袅疏枝带露轻,隔帘棂,丝丝牵缀别离情。最难胜。幽恨只凭羌管诉,调凄清。临风半是断肠声。不堪听。
轻柔的露珠挂在稀疏的树枝上,透过窗帘的缝隙,细细的声音牵引着离别的愁绪。最难以忍受的,是那幽怨的情感,只能通过羌笛来诉说,声音凄清。微风中,那似乎是断肠之声,让人难以忍受。
杨宛,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擅长表现离愁别绪,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太平时》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感受,反映出当时人们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太平时》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离愁别绪的古诗。开篇以“袅袅疏枝带露轻”描绘出一幅清晨的自然图景,露珠轻盈地挂在稀疏的树枝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和脆弱。隔帘棂的“丝丝牵缀”,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牵挂。诗的情感在此处逐渐升温,尤其是“幽恨只凭羌管诉,调凄清”的描写,更是将离别的痛苦与孤独深刻刻画。羌管的声音如同无声的泪水,凄清而悲怆,仿佛在诉说着心底的幽怨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而哀伤的,尤其是结尾的“不堪听”,更是道出了诗人在面对离愁时的无力感与绝望。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又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美感,又有内心的共鸣,展现了明代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中“羌管”指代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饮料
“不堪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绝望
C. 平静
D. 兴奋
诗中的“袅袅”用来形容什么?
A. 大雨
B. 烟雾
C. 露水
D.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