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2:05
原文展示:
题唐十八学士图二首 其二 赵佶 〔宋代〕 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
白话文翻译:
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
在儒学繁荣的国家,古今都是一样的,吟诗作赋时笔走龙蛇,在清醒与醉意之间。众多士人创作新知,进入知识的殿堂,看到这幅画,依然欣喜地见到文坛的雄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佶,即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诗人。他在位期间,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是他在观赏唐代十八学士图时的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佶在观赏唐代十八学士图时所作,图中所绘的十八学士是唐代著名的文人群体,他们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赵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些文人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十八学士的描绘,展现了赵佶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儒林华国古今同”一句,表明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重要性,强调了古今文人在儒学领域的共同追求。“吟咏飞毫醒醉中”则描绘了文人创作时的状态,既清醒又带有几分醉意,这种状态下的创作往往更加自由和富有灵感。“多士作新知入彀”一句,赞扬了众多士人在学术上的成就,他们不断创新,进入知识的殿堂。最后一句“画图犹喜见文雄”,则表达了对画中人物的喜爱和对文坛杰出人物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赵佶对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文人的高度评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绘唐代十八学士的形象,赵佶表达了对这些文人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儒林华国古今同”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古今文人在儒学领域的共同追求 B. 古今文人在政治领域的共同追求 C. 古今文人在艺术领域的共同追求 D. 古今文人在经济领域的共同追求
诗中“吟咏飞毫醒醉中”一句描绘了文人创作时的什么状态? A. 完全清醒 B. 完全醉意 C. 既清醒又带有几分醉意 D. 完全迷茫
诗中“多士作新知入彀”一句赞扬了众多士人在什么方面的成就? A. 政治 B. 经济 C. 学术 D. 军事
诗中“画图犹喜见文雄”一句表达了对什么人物的喜爱? A. 政治家 B. 军事家 C. 文坛杰出人物 D. 经济家
答案:1. A 2. C 3. C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