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4:22
乍觉生风喜雨凉,农家得地发田穰。却缘暑退秋光满,点滴高梧似漏长。
突然感到一阵风带来喜雨的凉爽,农民得到了土地,田地丰收。因为暑气消退,秋天的光芒充盈,高大的梧桐树上的雨滴仿佛漏斗般长久。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诗词多表现自然景色和宫廷生活,风格细腻,情感丰富。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农民丰收的喜悦。诗中通过对风、雨、暑退、秋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农民丰收的祝福。诗中“乍觉生风喜雨凉”一句,以“乍觉”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而“喜雨凉”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后两句“却缘暑退秋光满,点滴高梧似漏长”则通过对暑退和秋光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怀。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丰收的祝福。诗中通过对风、雨、暑退、秋光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诗中“乍觉生风喜雨凉”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变化的敏感? A. 风的变化 B. 雨的变化 C. 暑气的变化 D. 秋光的变化
诗中“农家得地发田穰”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祝福? A. 农民的幸福 B. 农民的丰收 C. 农民的健康 D. 农民的平安
诗中“点滴高梧似漏长”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