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白秀才福州省亲》

时间: 2025-05-07 07:03:00

诗句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3:00

原文展示

送白秀才福州省亲
梅尧臣 〔宋代〕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秀才的关心与祝福。诗中提到士人忧虑自己的行为不够修养,而不忧虑俸禄的不足。你这位年轻的学子,既然已经长时间用心学习,那么名声未立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个圣明的时代,贤能的科举考试已经开设,你却不愿意参加。这并非是你想远离仕途,而是由于服期的原因难以赴会。你南归探望亲人,路途正值炎热潮湿。悠长的路途有几千里,烈日当空,行走时只能用斗笠遮阳。暂时在青林下歇息,得以汲取清凉的泉水。漱口洗去尘埃,泥土的气息正在渐渐袭来。

注释

  • 士忧行不脩:士人担忧自己的品行不够修养。
  • 不忧禄不及:不担心俸禄不足。
  • 之子:指年轻的学子。
  • 名未立:指名声尚未建立。
  • 圣时开贤科:指圣明的时代开设了贤能的科举考试。
  • 固非远仕进:并非不想远离仕途。
  • 服期:指服役的期限。
  • 暑湿:指炎热潮湿的天气。
  • 悠悠几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 赤日薄行笠:烈日当空,遮阳用的斗笠。
  • 青林下:指在青翠的树林下。
  • 寒泉:指清凉的泉水。
  • 土风须渐袭:泥土的气息将要渐渐袭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华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以咏物抒怀,情景交融,显示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白秀才返乡探亲之际,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科举的思考及对亲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旅途艰辛与学子前途的思考,表达了关怀与期待。

诗歌鉴赏

《送白秀才福州省亲》是一首充满关怀与祝福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士人忧虑的描绘,表达了对学子的深切期望。他首先指出,士人应该关注自身的修养,而非外在的俸禄,强调了内在品德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提到白秀才虽然学业有成,但没有参加科举,这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名利的态度。

在描绘旅途的艰难时,诗人以“悠悠几千里”和“赤日薄行笠”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辛苦,生动地反映了夏日的炎热与旅途的艰辛。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描绘了在青林下暂歇、享受寒泉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旅途疲惫的释放,也暗示了清凉的泉水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滋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学子的关心、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士人担心自己品行不够修养,而不担心俸禄的不足,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2.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对年轻学子的鼓励,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3.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时代虽然有机会,学子却不愿意参与,反映对功名的理解。
  4.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并非想远离仕途,而是由于服役的原因无法参加聚会。
  5.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表达了学子南归探亲的情感,路途的艰辛。
  6.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形象地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辛苦,烈日的炎热。
  7.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在青林下小憩,享受清凉泉水的安慰。
  8.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洗去旅途的疲惫,回归自然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赤日”和“寒泉”比喻旅途的艰辛与心灵的清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士人应注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名利,同时表达了对学子前途的关心与祝福,体现了对亲情与人生旅途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士人:象征着追求文化与道德的知识分子。
  • 青林:象征着自然与清新,提供心灵的宁静。
  • 寒泉:象征着智慧与清凉,洗去心灵的疲惫。
  • 赤日: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现实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士忧行不脩”意味着什么?

    • A. 士人关心名利
    • B. 士人关心品德
    • C. 士人关心家庭
  2. 诗人对白秀才的态度是?

    • A. 持批评态度
    • B. 关心与祝福
    • C.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寒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知识与智慧
    • C. 家庭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写了人生的艰辛与追求,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春望》: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主题相似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注》:对梅尧臣及同代诗人的分析。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深入解析与解读。
  3. 《梅尧臣诗文集》:收录梅尧臣的全部诗作,提供背景与注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次前韵六首 奉和李元叔察院秋怀 舟中即事 自铅山如鹅湖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偶成梅咏三首 种竹 又次韵四首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再次前韵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矣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不擒二毛 包含楷的词语有哪些 赏音 飞鸾翔凤 卤字旁的字 无惜齿牙余论 首字旁的字 先计后战 惊见骇闻 神摇意夺 寅诚 延亘 迷花恋柳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