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27
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天无纤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輈。
谩取诗言占离毕,徒依风俗验鸣鸠。
忽闻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灵湫。
持牲遣吏诣其下,俎豆未辙升阴虬。
电光划划遶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拥云驰雨自东上,西风上猛云还收。
神龙蓄志未发泄,明日更与顽阳雠。
黤霭阴黑若卷海,联绵霹雳能破仇。
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渎扬平流。
九谷有登百姓喜,蜿蜒歆祀神何羞。
盛夏时节万物应该生长,烈日高照却没有雨水,谁又为此担忧呢?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原野呈现出赭色,草木枯焦卷曲如同秋天般。
南阳的太守自责于此,不把天时作为怨恨的理由。
他在内殿中斋戒精洁,心思专注于祭祀,手下的官员们奔忙不已。
随便用诗句来占卜离别,徒然依赖风俗来验证鸣鸠。
忽然听说郡北直百里,岑岑的山岬上藏有灵湫。
他派遣官吏带着牲畜前往,祭品还未摆上就已经升起阴云。
电光闪烁划过岩壁,雷声隐隐从山谷中传来。
云层聚集,雨水自东而来,西风也卷起了浓云。
神龙蓄势待发却未能泄怒,明日还要继续与顽阳作斗争。
乌云密布如同翻滚的海洋,连绵的雷霆能破除仇恨。
沃土原野洗净妖气,浩荡的沟渠流淌着平和的水流。
九谷丰登,百姓欢喜,蜿蜒而行的祭神何其羞愧。
梅尧臣,字冕卿,号天池,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风光以及对社会的关注。
诗作成于盛夏时节,反映了当时因干旱而导致的农作物焦枯的社会景象。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反映了对地方官员的责任感与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和谢舍人洊震》是一首描绘盛夏干旱天气的诗作,梅尧臣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将夏季的炎热与干旱、对天时的怨尤、以及对神灵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写,揭示了干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表现出南阳太守的自责与责任感。他不把天时的变化视为怨恨的理由,而是努力寻求解决之法,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自觉。
中间部分通过描绘雷雨的来临,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期待和对神灵的信仰。电光与雷声的描写生动而形象,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求。后半部分则描绘了雨水降临后的丰收景象,表现出一种由干旱到丰盈的转变,给人带来希望与喜悦。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有致,既有对严酷自然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了梅尧臣的诗歌艺术魅力。
全诗通过描绘夏季的干旱与雷雨的来临,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与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自觉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骄阳不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
B. 担忧
C. 快乐
D. 无所谓
“电光划划遶岩壁”中的“划划”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风声
B. 雷声
C. 电光
D. 雨声
南阳太守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A. 怨天尤人
B. 自责
C. 漠不关心
D.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