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时间: 2025-05-09 00:12:24

诗句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4

原文展示: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白话文翻译:

西风吹过南浦,让人心中断魂,几枝清影在朱门前静立。
春天的离去无声无息,霜降则渐渐显现痕迹。
家族的凄凉在灵武殿中显露,腰肢憔悴如同莫愁村的女子。
曲中旧友如梦般回忆,急管与哀筝声相伴细语。
红闺和紫塞中,白昼飞霜,羞于自顾自影,窥视白玉塘。
近日心情只剩短笛一声,往年花落后已是空箱。
梦已破碎,舞榭和歌榭失去往日的热闹,泪珠落在岐王和薛王的故事中。
回首三春的攀折之苦,错把根植的情感留在善和坊。

注释:

  •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常用作秋意的象征。
  • 朱门:红色的大门,常见于富贵人家。
  • 灵武殿:指宫殿,象征权力与地位。
  • 莫愁村:传说中的美丽女子的村庄,常与忧愁相连。
  • 急管与哀筝:乐器,象征旧友的怀念与悲伤。
  • 岐王与薛王:历史上的人物,常用以传达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襄(1795-1864),字仲明,号梅谷,清代诗人、词人。生于书香世家,自小博览群书,擅长诗词,尤其以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借秋柳的意象,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之感,抒发了诗人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南浦西风合断魂”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忧伤的意境中,西风吹来,使人心中生出无尽的思念与哀伤。接下来的“数枝清影立朱门”通过清影的描写,不禁让人想起了曾经的繁华,如今却是孤寂的感觉。

诗中对春去的无迹与秋霜的渐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流逝的不可逆转。紧接着,诗人提到“家世凄凉灵武殿”,将个人的忧伤与家族的衰落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曲中旧侣如相忆”的句子里,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传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整首诗的情感在后半段愈发浓烈,尤其是最后两句,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浦西风合断魂:西风吹动南边水面,令人心中生出断魂之感,暗示秋意的萧瑟。
  • 数枝清影立朱门:几枝柳影在朱红的大门前静立,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可知春去浑无迹:春天的离去毫无痕迹,表现岁月流逝的无情。
  • 忽地霜来渐有痕:霜降时节,逐渐显露出秋天的迹象,象征着人生的变迁。
  • 家世凄凉灵武殿:家族的背景与历史的悲凉,暗示了个人的命运与家庭的衰落。
  • 腰肢憔悴莫愁村:比喻身心俱疲,联想到传说中的美人,突显出忧愁的情感。
  • 曲中旧侣如相忆:在旧曲中,似乎能回忆起旧日的朋友,情感的深厚。
  • 急管哀筝与细论:急促的乐器声与细腻的谈论,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南浦西风”,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拟人:秋霜似乎在窥视,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 对仗:如“红闺紫塞”与“顾影羞窥”,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柳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冷淡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柳:象征凋零与哀愁,代表着失去与怀念。
  • 西风:引发思念,象征变化与无常。
  • 朱门:代表富贵与繁华,现已孤寂。
  • :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中“朱门”指的是: A. 红色的大门
    B. 皇宫
    C. 村庄
    D. 柳树

  2. 诗中提到的“急管哀筝”指的是: A. 乐器
    B. 舞蹈
    C. 诗歌
    D. 画作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思念与人情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苦难。

诗词对比:

  • 冒襄的《秋柳》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宏观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元章北游 题赵魏公秋林晓行画卷 次云林韵寄孙君实 朱萼亭侍宴 闻延州警 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鲲身晓霞 次韵荅王仲安 次鄂屯遂初韵 夏夜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截趾适履 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帑府 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吟醉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森凉 皮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为鬼为蜮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犬字旁的字 引脰增劳 挠曲枉直 包含煌的词语有哪些 江海同归 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