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时间: 2025-04-26 21:43:28

诗句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更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28

原文展示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更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经过艰难困苦的经历,依然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诗人在中原地区经历了风雨,虽然身心疲惫,但他对昔日友人的怀念却愈发深厚。诗中提到的“朱岳”和“青林”,是对自然和往昔的追忆,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注释

  1.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常常发生战乱。
  2. 破衲身:形容自己身处困境,生活艰难。
  3. 竹关:可能指朋友的居所,坚固而温暖。
  4. 朱岳: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地名或象征,表达山区的怀旧情感。
  5. 联璧:形容两人相聚时的美好情景,像璧玉相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冒襄(约1590-1645),字子云,号石泉,明末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动荡社会中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头“历尽中原破衲身”道出了诗人经历的艰辛,而“竹关坚键识前因”则表现出他在困境中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如“朱岳”和“青林”,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

诗人在回忆中不断与古人对话,显示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纪念,留给读者一份深刻的思考:在纷扰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的重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尽中原破衲身:经历了中原的动荡,自己虽身心疲惫。
  • 竹关坚键识前因:在竹林关口,凭借坚固的友情回忆起过去的因缘。
  • 更生至再留今我:在重生之后,今时再回忆往昔。
  • 万死濒仍见古人:无论经历多少苦难,依然能见到昔日的友人。
  • 朱岳有怀煨茧芋:朱岳地区的怀念,特别是那里的美食。
  • 青林无发岸纶巾:青林之地,岸边的纶巾,象征着优雅与清新。
  • 齐年当日称联璧:在齐年时刻,曾共赏美景,彼此如同珍贵的璧玉。
  • 犹记来游共抚尘:依然记得一起游玩的情景,轻抚着岁月的尘埃。

修辞手法

  • 比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同璧玉般珍贵。
  • 对仗:如“朱岳有怀”与“青林无发”,对称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动荡岁月中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原:历史的变迁,象征动荡和苦难。
  • 竹关:坚固的友情和寄托。
  • 朱岳青林:自然的美好,象征着平静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中原”,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西南
    • B. 中心地区
    • C. 东北
  2. “朱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食
    • C. 自然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A. 竹关
    • B. 青林
    •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冒襄和王维的作品,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但冒襄更多地关注于友情的纪念,而王维则更关注于自然的宁静与独处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倾杯乐(散水调)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玉蝴蝶(五之四·仙吕调) 临江仙(仙吕调)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御街行(圣寿·二之一·双调) 传华枝(大石调)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法曲第二(小石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臊腥 口腹之累 驷乘 犬字旁的字 倘来之物 瓜字旁的字 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臂的词语有哪些 露犬 祈祈 太一坛 见机而行 臼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山容水态 岁不我与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