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45
澹山岩
一景曲弯弯,初遗号澹山。
崖边烟草乱,石上雨苔班。
客往长时望,僧居永日闲。
几回将欲去,心只在岩间。
这首诗描绘了澹山的景色,曲折的山景让人心生向往。山崖边杂草丛生,石头上布满了雨后留下的苔藓。行客在这里长时间地眺望远方,而住在这里的僧人则悠闲度日。虽然我几次想要离开这里,但心中所牵挂的仍旧是在这山岩之间。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僧居”的意象,可以联想到佛教文化中隐士生活的理想,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胡奕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人通常以抒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涵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诗人游历澹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宋代,士人们常常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对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的重视。
《澹山岩》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吸引读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澹山的自然风光,曲折的山景和崖边的烟草,给人一种恬静而悠远的感觉。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还通过“客往”和“僧居”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行客在此驻足,目光远望,却也带着一份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而僧人则在这片静谧中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仿佛与世无争,心无旁骛。
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诗的结尾“几回将欲去,心只在岩间”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归属感,尽管有离开的念头,但心中仍然眷恋着这片山岩。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丝深邃的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澹山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澹山的地理特征如何表现?
A. 直线
B. 曲弯弯
C. 平坦
诗中“僧居”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诗人心中对澹山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想离开
B. 眷恋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皆表现对山水的赞美,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胡奕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