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6:53
别怨
作者: 安志文 〔清代〕
相见杳无期,相思情若何。
会日苦何少,别日苦何多。
青松与女萝,本不同根生。
弱蔓附乔柯,经绵有余情。
结发为夫妇,以子托终身。
君今事远役,念妾独谁亲。
仰顾梁上燕,春来及秋去。
雄雌相哺雏,同飞复同住。
千愁起无端,万恨消何处。
幽怀复有感,潸然泪如雨。
相见的日子遥遥无期,我的思念之情又该如何呢?相聚的日子虽少,但离别的痛苦却多得令人难以承受。青松与女萝本是不同根源的植物,弱小的藤蔓依附在高大的枝干上,情感却是绵延不绝。我们曾结发为夫妻,托付终身于子女身上。如今你远在他乡,独自的我又有谁来亲近呢?仰望梁上的燕子,春去秋来,它们雄雌相依,哺育雏鸟,同飞共住。无限的愁苦无从说起,万千的怨恨又该向何处倾诉?我心中的幽深感受再度涌现,泪水如雨般潸然落下。
作者介绍:安志文,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安志文的作品往往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作者经历离别之际,反映了对爱人与家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在离别中难以忍受的苦楚。
《别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与愁苦。诗的开头便以“相见杳无期,相思情若何”引出主题,直接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接下来的对比,“会日苦何少,别日苦何多”,深刻揭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短暂的相聚与漫长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煎熬。
“青松与女萝”这一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依附与独立的关系,女萝的柔弱与青松的坚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在爱情中,往往一方会在另一方的支持下生存。接着,诗人提到结发为夫妇、以子托终身,表现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安。
“仰顾梁上燕,春来及秋去”,燕子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忠诚与团聚,然而这一意象的出现却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以“潸然泪如雨”收尾,情感达到高潮,泪水如雨般倾泻,渗透出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愁苦。
整首诗流畅而富有情感,既有对离别的哀伤,也有对爱情的深刻思索,展现了诗人在爱情中的复杂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思念的描绘,表达了在爱的承诺与现实的冲突中,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深刻而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青松与女萝”比喻什么?
诗中“潸然泪如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