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6:54
别怨·寒雁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声满秋风。度燕云关塞重重。
怎孤飞万里,偏迟书字慰愁侬。
听汝宵深梦不浓。
故国芦花岸,曾相识冷月明中。
归期未定,泥痕何日重逢。
又穷途霜紧,愁水宿,稻梁空。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瑟瑟的景象,孤雁在云关之间飞越重重山塞。它在万里之外飞行,偏偏传来的书信却迟迟未能安慰我心中的忧愁。听说你在梦中无法入眠,故乡的芦花岸边,我们曾在清冷的月光下相识。归期尚未确定,泥土上的足迹又何时能重聚?而如今寒霜逼近,我愁苦的心情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田里的禾苗也变得空荡荡的。
潘飞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浓厚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热爱。他的风格清新而细腻,常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因身处他乡而思念故国,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及对归期的渴望。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许多文人都面临着离乡背井的处境,因而产生了共鸣。
《别怨·寒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首句“声满秋风”不仅指代自然界的声音,更是情感的引子,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孤飞万里”展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尤其是“偏迟书字慰愁侬”,更是突显了书信的稀缺与情感的期待,显示出一种无奈的等待。
诗中细腻的意象,如“故国芦花岸”,不仅描绘了故乡的自然风光,也象征着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故土的深切怀恋。最后几句“归期未定,泥痕何日重逢”,表达了对 reunification 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在“愁水宿,稻梁空”的结尾中达到高潮,凸显了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潘飞声对故土的深情及因离别而生的愁苦,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深切的思乡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秋风”象征什么?
A. 欢乐的气氛
B. 孤独与忧伤
C. 丰收的季节
D. 旅行的快乐
“泥痕何日重逢”中的“泥痕”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足迹
B. 农田里的泥土
C. 生活的重担
D. 旅行的记忆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愤怒
C. 思乡
D. 无聊
答案:
《静夜思》与《别怨·寒雁》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别怨·寒雁》则融合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