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7:07
爱民碑
毛绍龄 〔明代〕
车马经过何处频,
丰碑片片驿边新。
贫民但卖山头石,
不是襄阳堕泪人。
这首诗描绘了车马频繁经过的地方,新立的丰碑映入眼帘。贫苦的百姓只好卖掉山上的石头谋生,他们并不是像襄阳那样因失去而悲泣的人。
作者介绍:毛绍龄,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他的诗作常具情感深刻、思考敏锐的特点。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明代,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隐含对贫民生活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怀。
《爱民碑》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诗作。首句“车马经过何处频”,描绘了繁忙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热闹的表象下却隐藏着贫苦的现实。诗人通过“丰碑片片驿边新”转入对丰碑的描写,暗示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印记,丰碑象征着功绩与荣耀,但在贫民眼中,这些荣耀与他们的生活并无直接关系。
“贫民但卖山头石”一句,直接揭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不得不依赖自然资源谋生,而“不是襄阳堕泪人”则突显出一种对比。襄阳的悲泪是历史的沉痛,而这里的贫民则还在努力生活,尽管生活艰难,却依然保持生存的希望与尊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又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生活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丰碑”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襄阳的提及意在强调什么?
“贫民但卖山头石”这句中的“山头石”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但《爱民碑》更加直接地反映了贫民的生存状态,而《春望》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思考。